大黄种源(亲代)地理变异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tarsea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cih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是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为人们广泛使用。大黄的品种根据地理分布不同可分为“凉州大黄”、“铨水大黄”、“河州大黄”、“西宁大黄”、“庄浪大黄”、“岷县大黄”、“清水大黄”、“雅黄”等。但是,近年来由于大黄产地太多导致其药材质量、生长性状差异甚大,因此很有必要对大黄地理变异及其形成的遗传和环境机制进行研究。本课题拟选择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宁夏4省1自治区内的29个大黄产地为采样点,并以这些产地所产的野生大黄为实验材料,基于LC-MS现代分析技术,建立了一测多评高效分析大黄质量的LC-MS方法,对其中25个药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6个药用成分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同时将此31个药用成分根据药理作用不同分为7类功效组分,探究其功效组分差异,以解析不同产地大黄药材内在质量;对其生长性状指标进行测定,以研究不同产地大黄药材外在质量;结合其叶片中叶绿体matK单倍型序列分析不同产地大黄地理变异的分子谱系地理学证据;结合不同产地的生态环境因子研究其地理变异形成的环境学机制。通过本研究明确了不同产地大黄药材质量特征,探究了大黄药材质量形成的遗传机制和环境机制,为后面开展大黄质量评价研究、进行大黄优良品种选育及定向培育专属优质大黄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其他文献
石斛是一种常用的“食药兼用”的名贵中药材,为补阴清热药,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使得石斛类药材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石斛属植物多数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加之人们过度采挖,野生资源匮乏,导致石斛资源供不应求。目前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已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面积,但石斛属植物总体来源少、价格较高,且种内也存在变异,保证质量稳定的石斛和铁皮石斛药材供应市场,完善其质量评
学位
阅读与写作都是高中英语的教学重点,且在考试中也占了很大比重,而读后续写则是高中阶段的英语试题中的一种新型题。就读后续写来说,其中的阅读文本大部分都是记叙文,并让学生通过仔细构造,按照写作时应有的逻辑性,写出完整的一个故事。在读后续写中,给出的阅读材料会呈现出一定的关键词或者段落的开头语,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续写下文,这不仅考查了学生自身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而且还涉及到学生的思维、语用及其想象力等
期刊
将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转型方向,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以人为本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已获得广泛社会共识。特别是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层面之后,美丽乡村建设便得到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如何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评价体系也就成了考核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当前,较多学者都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上进行研究(单一角度),而本文从生态文明视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从微观层面构建了相应
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会宁县第二幼儿园认真贯彻落实"全程育人,德育为先,保教并重,全面发展"的德育理念,充分发挥德育的引领推动作用,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夯实德育基础,拓宽德育途径,优化德育环境,提升幼儿园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广大幼儿全面健康成长。《汉书·贾谊传》有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很难改变。在大德育教
期刊
学位
中医情志理论与心理学的情绪有很多相同点。中医情志理论认为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的功能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情志活动及功能的实现均需要血的濡养才能得以发挥,反过来情志调畅促进气血正常运行。心理学研究发现情绪调控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发现情绪调控与红细胞及多种血红蛋白相关指标有关,更有研究发现红细胞成熟与分化过程中与miR-191-Riok3-Mxi1基因通路有关,过表达miR-191通过敲低Riok3或Mx
叶菜不容易清洗且不能去皮,容易造成较多残留,因此以全国常用叶菜类蔬菜上海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农药在上海青中的吸收分布规律、跨膜转运噻虫嗪的分子机理,为降低农药残留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研究上海青吸收不同类型农药的途径,真空渗透离心法提取上海青根系质外体溶液,与共质体中的农药含量对比。结果表明,农药在共质体中的分布与溶解度负相关,与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正相关。为了研究不同
学位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世界上发病率第二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中国的患病人数约占世界患病人数的一半,且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PD的典型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纹状体DA减少,出现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以及便秘、吞咽困难、睡眠障碍、抑郁等非运动症状。PD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