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与P6蛋白结合疫苗的制备和效果评价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菌,镜下观察呈短小杆状、球杆状、丝状等多形性,可引起脑膜炎、肺炎、中耳炎和急性会厌炎等多种疾病,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和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NTHi)所致感染最为常见。随着Hib结合疫苗应用以来,Hib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得以控制,NTHi已成为儿童急性中耳炎和成人肺部疾病的主要条件致病菌之一,且由于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NTHi的耐药性正逐年增加,那么通过疫苗预防NTHi显得格外重要。目前Hib结合疫苗最常用的蛋白载体为破伤风类毒素,但这种疫苗对于无荚膜的NTHi几乎不起作用。大多数研究者以外膜蛋白为候选疫苗以期达到预防和控制NTHi感染的目的,如外膜蛋白P4、P5、P6、P26、蛋白D、蛋白E、Haps蛋白等均具有潜在优势。其中外膜蛋白P6的研究较多,其保守性及免疫原性较好,在所有的Hi菌株中均存在,用P6免疫大鼠,可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抗P6抗体,课题组前期大量实验结果也表明:外膜蛋白P6对小鼠有一定的保护力。因此将P6蛋白与Hib荚膜多糖(PRP)结合制备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以期可以同时预防Hib和NTHi感染,对今后开发抗Hi的新疫苗有重要意义。首先将b型流感嗜血杆菌ATCC 10211进行种子批鉴定,再通过细菌的发酵、多糖的沉淀、核酸蛋白的去除、透析等步骤,从b型流感嗜血杆菌中提取、纯化荚膜多糖得到精糖,通过1H-NMR鉴定多糖结构和高压液相分子相排阻层析测定多糖的分子量大小及分布,结果均提示为大分子聚合物;对多糖进行固体总量、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通过已知P6基因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 ET-28a(+)/P6,将含有该重组质粒的甘油菌复苏并扩大培养,IPTG进行诱导,Ni Sepharose FF亲和层析纯化,得到P6蛋白。1-氰基-4-二甲氨基吡啶四氟硼酸活化多糖,在特定的p H值条件下将P6蛋白与PRP结合制备PRP-P6结合疫苗。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佐剂(FA)组、FA+P6组、FA+PRP组、FA+PRP-P6组,采用滴鼻方式进行免疫,以评价PRP-P6结合疫苗的黏膜免疫效果,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P6、PRP IgG抗体以及小鼠鼻腔和肺部灌洗液中特异性P6、PRP IgA抗体,结果显示:FA+PRP-P6组特异性PRP IgA和IgG抗体水平都显著高于FA+PRP组和FA组,而FA+PRP组与FA组相比特异性PRP IgG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鼻部和肺部IgA抗体水平增高;FA+PRP-P6组特异性P6Ig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FA+P6组,而特异性P6 IgG抗体水平与FA+P6组呈现相似的规律,但两组特异性P6、PRP IgG抗体水平均高于F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以上结果表明该结合疫苗可同时产生两种特异性抗体,并提示能同时引起体液免疫和黏膜免疫。ELISA方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5和IL-17a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脾淋巴细胞经P6蛋白刺激后,FA+PRP-P6组分泌的IL-2、IFN-γ、IL-4、IL-5和IL-17均高于FA组。与此同时,FA+PRP-P6组IL-2、IFN-γ、IL-4和IL-5水平与FA+P6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结合疫苗组与单独的P6蛋白组T细胞均参与了免疫过程中;PRP刺激各组脾淋巴细胞,FA+PRP组分泌的IFN-γ、IL-2和IL-4与F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单独的荚膜多糖免疫小鼠后不能诱导有效的T细胞免疫反应,而FA+PRP-P6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与FA组相比均显著增加,表明PRP与P6结合后成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在免疫过程中有T淋巴细胞参与。用NTHi(ATCC49247)和Hib(ATCC10211)分别对各组免疫小鼠进行鼻攻毒实验,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经NTHi攻毒后的免疫小鼠FA+P6组和FA+PRP-P6组肺组织中炎症反应明显弱于FA组,经Hib攻毒后的免疫小鼠FA+PRP-P6组肺组织中炎症反应也明显弱于其他组,而各组鼻黏膜的病理变化均不明显。本研究制备的PRP-P6结合疫苗,经鼻黏膜免疫可引起有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并引起较强的黏膜免疫,免疫保护性实验中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显示PRP-P6对Hib和NTHi的感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的变化情况,并探讨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的变化情况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连续入住我科治疗急性脑梗死患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ARNi)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对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治疗作用相较于依那普利是否更有优势。方法:连续纳入2019—2020年邯郸市中心医院(东区)急诊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且同意行急诊PCI患者60例,killip分级为II~III级。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白蛋白比值(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to-albumin ratio,SII/ALB)与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分析SII/ALB对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96例
通过对三阴型乳腺癌超声多模态成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三阴型乳腺癌的成像特点与相关病理基础,寻求对于术前诊断TNBC的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就诊经过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肿块,共354例,其中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68例,非三阴型乳腺癌(Non-Triple-negat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化应激、肺功能以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n=40):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于双侧肺俞、合谷及足三里穴行TEAS至手术结束,采用频率为2/
近年来,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疾病治疗,人类暴露于IR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全身或局部IR导致不同程度放射损伤乃至放射病。不同脏器的放射敏感性不同,如小肠属于放射高度敏感组织、肺属于中度敏感组织、脑属于低度敏感组织。因此本课题针对小肠、肺和脑三个放射敏感性不同组织,选择小肠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为研究靶细胞,其中肺泡上皮细胞、小
我国是肺癌高发区,肺癌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目前肺癌的治疗尤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免疫及靶向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原则。由于人们的体检意识有待提高,且肺癌早期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故而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目前放疗为中晚期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在不导致肿瘤临近正常组织放射性损伤的前提下,很难达到肿瘤自由基辐射剂量,因此,在较低放射剂量下的较高治疗效果,将对癌症患者治疗有益。榄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究其接受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头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诊断为新发急性脑梗死,并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患者术前行盆腔核磁检查联合血清癌抗原125(CA125)和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检测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效果评价,以期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行淋巴结切除术提供准确实际的临床支持,制定更加有针对性、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妇一科、病例资料完整、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经病理证实且未经干预的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