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过剩感影响员工行为的情绪路径研究 ——心理授权的调节作用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r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人们往往选择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能力、经验等,以求得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这种现象也使得企业提高了自己的岗位要求设置,尽管该岗位可能并不需要资质那么高的人来做,人才迫于较差的就业形势也不得不选择低于自身能力要求的工作,于是导致了资质过剩现象的产生。资质过剩指的是员工的教育、学历、经验等高于工作所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质过剩的现象一直存在,但一直以来并未得到国内学者们的充分重视。通过查阅并整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以往通常从人职匹配以及相对剥夺的视角来研究资质过剩感,聚焦于其给个人和组织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本文认为资质过剩并不单纯是一个消极的构念,其积极面同样不容忽视。本研究以情感事件理论作为整体的理论基础,选取自豪和无聊这两种具体的情绪作为中介变量,研究资质过剩感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退缩行为的情绪路径。最后引入心理授权作为调节变量,探讨资质过剩感影响员工情绪和后续行为的边界条件,为组织管理资质过剩的员工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本研究采用分时点的方式,调研了浙江省杭州市的十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经过配对和筛选,共收集到311份有效样本数据。通过SPSS21.0和AMOS22.0软件对收集到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信效度检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验证假设并得出以下结论:(1)资质过剩感正向影响员工的无聊和自豪情绪;(2)无聊中介了资质过剩感和工作退缩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自豪中介了资质过剩感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3)心理授权负向调节了资质过剩感与无聊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了资质过剩感与自豪之间的关系;(4)心理授权负向调节了无聊在资质过剩感与工作退缩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正向调节了自豪在资质过剩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最后,对结果进行进一步讨论,得出本文的理论启示和管理启示,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说明,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适当的展望。
其他文献
食品安全大于天。食品安全问题与每一个消费者息息相关,尤其餐饮服务作为食品销售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因其直接入口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通过文献研究法、走访调研法和个案分析法等基本分析方法,总结出灵寿县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并梳理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相应检验检测标准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方面存在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医药分开逐步推进,处方外流成为一大趋势。为承接处方外流带来的千亿市场增量,以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百姓大药房”)为代表的大型药品零售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快速扩张,在一段期间内频繁发生行业并购,引人关注,而现有研究较少。老百姓大药房的连续并购能否带来显著的并购绩效?其连续并购绩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提高其连续并购绩效?本文旨在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梳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历年来受到国家的重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以来,西部地区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农业作为西部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其发展程度仍不容乐观。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受生态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落后等多因素制约,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往往呈现出发展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受灾与绝收面积大的现状,这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探究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有必要对西部地
以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青少年的犯罪数量和犯罪恶劣程度正在日渐上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的遏制和矫正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家庭环境、沟通能力、学校氛围等等。一些青少年由于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挫折与伤害,可能会不断地积累心理压力。如果没有接受正确的心理疏导,便有可能使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这种转变有的非常迅速,有的则可能持续很多年,这种由受
产业融合发展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在技术、产品、市场及制度上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发展。伴随着大众旅游多样化、休闲化需求的凸显,与相关行业部门融合发展,正在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在乡村,农旅融合是乡村旅游和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农业产业发展创新的新路径。万州是重庆的第二大城市和成渝城市群沿江城市带区域中心城市,万州区观光农业发展有着良好的资源基础与广阔的市场基础;万州区特色农产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为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充分肯定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科技不断运用于农业发展过程当中,智慧农业正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潮流”,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智慧农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许
在党的十九大呼吁“深化监管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上交所和深交所逐渐在信息披露方面成为一线监管机构,创新性升级为资本市场的新晋“督导”,加之近些年上交所和深交所所推行的信息披露直通车,财务报告问询函的监管效果更加受到瞩目。然而,先前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以证监会为主体的监管机构实施行政处罚性监管如何对企业产生影响,对证券交易所发挥的非处罚性质监管效果的研究显得相对有限。同时,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减速,一
农村房屋是每个农户生活中的重要财产,它是农户能够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也是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由于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地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出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且农村劳动力一直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房屋搁置率较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农民资产的损失。因此,近两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把激活和利用农村闲置房屋作为了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村房屋租赁的模式,大多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加深,养老成为我国社会治理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农村,部分农村老人甚至陷入无人养老、无钱养老的尴尬境地。农村老年群体的特点以及环境的局限,需要推行公立养老院兜底,但养老院数量的增加并未带来服务质量的提升。养老院在运营效率方面存在不同程度问题,例如:老人满意度低、管理者水平有限等。并且纵观以往研究成果,大多聚焦于城市养老,对农村养老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将选择研究农村公立养老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由农业向工业过渡,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不可避免地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企业作为社会环境治理的主体,如果其能够有效作为积极进行环保投资对于社会环境治理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环境治理的私人成本较高,私人收益可能得不到充分补偿,企业主动进行环境治理的动力不足,这时就需要国家通过颁布环保产业政策的手段对企业行为进行干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