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氮杂环分子对X65钢和铜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y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制定,节约资源、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对我们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要。开发高效、环境友好的缓蚀剂分子是金属腐蚀与防护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通过电化学技术、表面形貌分析技术、元素分析技术和理论计算等方法,探究了有机氮杂环分子对X65钢和铜的缓蚀性能及腐蚀抑制机制,为设计和开发高效、绿色的缓蚀剂分子提供实验经验和理论指导。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电化学阻抗、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不同温度下,S-(2-苯并噻唑)(Z)-2-(2-氨基4-噻唑)-2-(甲氧亚胺基)硫代乙酸酯(BTAE)分子对X65钢在0.5 M硫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体系温度的变化对缓蚀效果有一定影响。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电化学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以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表明,BTAE分子在X65钢电极以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吸附。由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BTAE分子具有多个吸附位点,包括苯并噻唑,氨基噻唑和非杂环杂原子,能使缓蚀剂分子更好地吸附在钢表面。(2)通过电化学技术探究了6,7-二甲氧乙氧基喹唑啉-4-酮(DME)和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DM)在0.5 M硫酸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结果发现,取代基的链长越长,其缓蚀效果越好。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结果表明,缓蚀剂分子通过化学吸附为主吸附到铜表面来阻止腐蚀性物质对金属的腐蚀。链长较长,平行吸附在铜表面形成的保护范围越大,腐蚀防护效果越好。所得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3)研究了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硝酸盐(DMIN)长链缓蚀剂分子对0.5 M硫酸溶液中铜在不同温度下的缓蚀作用。电化学结果表明,随着DMIN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提高。理论计算说明DMIN分子在铜表面呈平行吸附,由于烷基链较长,使分子在铜表面的覆盖面非常大,有效阻断了腐蚀介质与铜表面的接触。
其他文献
随着“人车分流”交通组织模式在居住区的应用与推广,居住区室外人行区域相对独立并逐渐成为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其环境的功能性、景观性及安全性等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居住区室外人行区域夜间光环境作为室外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照明质量与居住区室外夜间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目前国内缺乏专门的居住区室外夜间光环境标准,且缺乏对居住区室外夜间光环境及对新型光源的应用作出适时的相关研究,这都影响着居民的夜
建筑业劳动密集型粗放式发展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几年来,三维(3D)扫描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受到工程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建筑业中,三维激光常用于建筑构部件的质量检测,逆向建模中。三维点云技术对建筑智能化的影响深刻,但在实际的施工扫描数据中难以直接广泛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实际生产中的扫描对象往往不是单个建筑构部件,更可能是整个建筑场景。由此扫描得到数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出入境人员数量不断增多。证照是出入境人员的身份凭证,对其真伪性和时效性的鉴别,在促进金融发展和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出入境证照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对证照及其防伪特征的检索和展示功能,给公安、边检和防伪技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但是证照的防伪点多,包含的防伪信息复杂,目前国内没有一套可以提供基于防伪特征查询功能的证照数据库系统。本文研究了证照防伪特征的检索与展示问题,设计
随着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用量与日俱增,矿物掺合料资源也变得愈发稀缺。渝东南地区普遍难以购买到优质的粉煤灰等传统矿物掺合料,只得使用当地石粉质材料,本地堆积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也未能得到合理地利用。本文以酉阳地区当地符合掺合料要求的火山灰质材料和石灰石质材料为原料,通过比较胶砂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及活性指数,确定了两种材料的复合比例,经开采、分选及复合与粉磨制成火山灰质复合掺合料产品。这不仅缓解了当地粉
随着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集群规模和计算能力的飞速增长,对存储系统IO资源的争用也越来越频繁。为HPC集群环境下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质量保障显得越来越重要。与传统网络领域中不同,HPC环境中的应用程序更关注IO资源下限保障。现在针对存储领域的服务质量保障研究中,主要通过基于独占式的资源调度和基于优先队列的算法来实现的,但这些方案都是面向云环境下虚拟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和居住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居住建筑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的建筑设计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重规范,轻经济”、“重形式,轻功能”、“精细化程度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设计优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设计优化已经势在必行。论文基于对居住建筑设计的优化策略和价值工程的优化评价方法研究,按照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脉络来展开研究。论
森林火灾是一种破坏性大、突发性强、易扩散、扑灭难度大的自然灾害,其对生态系统以及人类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损失。林火检测技术有助于尽早检测到森林火灾,以便尽快采取相关扑救措施,把林火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林火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基于视频图像的林火检测具有监控范围大、检测精度高、数据易保存等优点,是一种更合理更低成本的方案。基于视频图像的林火检测可分为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林火检测和基
在全球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要求下,推动机械制造领域的节能减排,提高其资源利用率,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求“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到2025年基本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机床作为工作母机,其量大面广,是制造业广泛使用的基础设备,但存在能耗高、设备综合效能低等问题。为实现机床生产制造过程中高能效、低成本、低排放及绿色化
钒(V)与铬(Cr)都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都是拥有优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金属,被广泛的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等领域。目前现有的钒钛磁铁矿为原料的高炉冶炼-转炉吹炼-钒渣钠化焙烧/水浸提钒过程中,由于钒、铬的氧化还原性质高度相似,钒渣中的钒与铬均被转入到含钒溶液中,经沉钒后铬富集于沉钒废水,导致含铬、钒的废水污泥产生。该污泥由于含大量铬而成为危废,目前未有资源化利用方法,只能堆弃。此外,对于高铬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是一种能够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因具有工作温度低、启动速度快和清洁高效等优点,极具开发与利用价值。在PEMFCs中,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缓慢,需要使用大量的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至今,PEMFCs中最常用的催化剂仍是Pt碳(Pt/C)催化剂,但由于Pt利用率低和耐久性差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PEMFCs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增强Pt基材料的ORR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