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r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混悬剂技术是解决药物难溶性问题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课题以难溶性药物二丙酸倍他米松为原料,制备了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以提升二丙酸倍他米松的饱和溶解度、释放速率与药效,提高二丙酸倍他米松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减少刺激性和毒副作用。在处方前研究中,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法粉末衍射法,傅里叶红外色谱,对药物活性成分,辅料,药物活性成分-辅料混合物进行了测定,确认了二丙酸倍他米松与所选择的辅料经物理混合后没有产生任何化学反应,因而本配方是一个稳定的制剂配方。通过实验建立了测定二丙酸倍他米松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本课题研究了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的配方和制备工艺,选择了微波辅助下的反溶剂沉淀法作为制备方法,通过调整转速、滴加时间、微波功率等工艺参数,优化了制备工艺。通过冷冻干燥法,对二丙酸倍他米松进行了固态化,延长了纳米混悬剂的有效保存时间。利用实验设计(Do E)的方法进行了处方筛选和用量优化,以纳米晶的粒径、ζ电位、多分散系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了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的最佳处方组成。在最佳配方与工艺参数下,再次制备了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用于接下来的表征和测试。用扫描电镜对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晶的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晶为规则矩形,边缘齐整,形貌均一,分布均匀,粒径约400 nm。使用激光粒度仪与Zeta电位仪测得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的平均粒径为372.28 nm,PDI为0.2922,ζ电位为-25.08 m V。采用振动台法对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晶溶解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晶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约为原料药粉末的4倍。体外溶出度实验证明,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在PBS溶液中快速释放,在60分钟内迅速溶解了约99.94%的二丙酸倍他米松,而未经加工的二丙酸倍他米松粉末则释放缓慢。我们根据ICH指导原则对制备的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进行了加速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储存两个月后,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的平均粒径仅上升到412.48 nm,并且API剩余率为99.3%。同时,我们也探索了微流体技术应用于制备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的可能,以期望通过微流体技术提升混合效率来进一步提升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效率与产品性能的均一性,我们根据制备过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微通道撞击流反应器,并研究了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通过控制变量法对二丙酸倍他米松纳米混悬剂制备过程中的3个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经过操作条件与工艺参数的优化,微通道撞击流反应器展现出良好的微观混合效率,有效提升了产品制备的连续性、均一性。
其他文献
肺部吸入给药是通过特定装置将药物递送到肺部,以治疗呼吸道疾病或经肺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治疗靶向部位。给药装置作为影响药物递送和肺沉积的关键因素,有很可观的研究价值和必要。Respimat?Soft Mist TM作为一种较新开发的喷雾吸入器,区别于传统雾化器、定量吸入器和干粉吸入器,这种新型的雾化吸入器能产生持续时间较长、速度相对缓慢且细颗粒含量高的气溶胶。如能够获得装置所产生气溶胶的部分原始参数以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生物油是一种由生物质热解得到的具有应用价值的液体产品,热解油中含有成百上千种化合物,成分复杂。这种复杂的成分结构既给各种表征技术带来了困难,又给生物油老化创造了条件。因此,清晰地表征生物油以及了解生物油的老化机理是加深对生物油成分结构的理解、研究稳定生物油性质的方法的基础。本文在深入研究生物油13C NMR核磁共振技术的基础上,借助生物油核磁共振技术和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对生物油老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