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破碎残渣(ASR)的组成分析与脱氯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z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ASR的简易填埋和堆积过程中产生。因此,开发适合ASR的回收利用技术,对ASR的无害化、安定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手工拆解和机械破碎产生的ASR为研究对象,总结了ASR的研究现状以及ASR的燃料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和ASR的脱氯技术研究进展;讨论了ASR的组成特征;测定了ASR中重金属的总量;考察了ASR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和浸出特性以及重金属的来源;研究了ASR中氯的析出行为并通过工艺优化建立了适合ASR的脱氯工艺。通过对ASR进行相关的文献调查及综合论述得出,低温下对ASR进行等温热解脱氯处理,对其作为水泥生产的燃料利用最有效,燃烧后的残渣可以用作水泥生产的原料,能够实现近乎100%的利用。人工分拣、元素分析、X荧光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ASR是一种高度不均一的混合物,各组分均受汽油、机油、润滑剂、多氯联苯以及重金属等的污染,其中氯含量分别为12.00 mg/g(广州样)和28.38 mg/g(青岛样);同时,工业分析结果表明两种ASR均具有作为水泥生产燃料的潜能,对其进行脱氯处理后可以用于水泥生产的燃料。ASR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分布和浸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ASR中Pb和Cd的含量较高,且广泛存在于ASR的各组分中,尤其是泥沙等粉末中;浸提液中可以检测到Pb、Zn、Ni和Cu等重金属,表明,ASR中的重金属主要以金属单质、氧化物以及盐等形式存在。氯的析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ASR的低温等温热解脱氯与纯PVC的脱氯有较大的差别,由于ASR中存在Ca CO3填料、重金属及各种塑料、橡胶、皮革等的助剂,在其热解过程中对形成的HCl有一定的固定作用,且形成的氯化物吸附在碳酸钙孔隙中,不易通过洗涤去除;加入聚磷酸铵(APP)可以提高ASR等温热解的脱氯率,且生成的NH4Cl极易洗涤除去。ASR的脱氯研究结果表明,在300℃下等温热解,停留30 min,ASR与APP的质量比为9:1时,洗涤后两种样品的脱氯率较高,分别为89.17%(广州样)和90.14%(青岛样)。等温热解脱氯产生的有机气体产物主要是ASR中易分解的抗氧剂和添加剂等;等温热解残渣洗涤液中均检测到Cu、Cd、Pb、Zn、Ni和Cr,且高于热解前的超纯水浸出,其中青岛样的等温热解残渣洗涤液中Pb含量最高,达到了317 mg/Kg。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引领世界潮流。体育教育行业紧抓时代潮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出许多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法,智能手机APP和智能健身设备逐渐出现在各大校园,但智能化体育教学还处于萌芽阶段,体育智慧学习平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论述APP及智能健身设备在体育智慧学习平台的应用。
文化符号是文化的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该文以典型的楚国龙纹、凤纹为研究对象,论述楚文化符号的语义、种类和介质,揭示楚文化符号的造型语义与审美渊源,从而得出楚文化符号在承载楚人审美思维方式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这一结论。
在我国黄土地区,随着大型工程项目的日渐增多,因黄土高填方边坡失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因此,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问题需加以重视。本文以西北地区的典型黄土高填方边坡为研究对象,综合调查区域黄土高填方边坡灾变特征。根据刘东生等(1985)将黄土划分为三个带:Ⅰ带砂黄土、Ⅱ带典型黄土以及Ⅲ带粘黄土;分别取Ⅰ带靖边、同心黄土样品、Ⅱ带富县、庆阳黄土样品以及Ⅲ带西安、灵宝黄土样品,结合室内试验
议题式教学是教师引领学生围绕议题建构生成知识、发展能力、探寻事物意义和反塑品格素养的体验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体验,将教材的知识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相结合。杜威的问题教学思想注重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成长,是议题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源头。对于议题式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仍然受传统教学影响、偏离学生主体地位、以教材为中心灌输知识、侧重知识技能训练的问题,
期刊
金沙江某高拱坝河床坝基开挖揭露的结构面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复杂。各种结构面在河床建基岩体中交错纵横,部分软弱结构面成为坝基块裂体的主要边界,对局部地质体的稳定产生一定威胁。本文以河床坝基开挖揭露的软弱结构面为研究对象,对软弱结构面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力学参数展开研究,同时与前期勘查成果进行复核,对比分析开挖前后河床坝基软弱结构面的工程特性及力学参数的变化。本文在现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取样、室
川西平落坝蕴藏着珍贵的地下卤水资源,卤水中锂、钾、铷、硼等矿产资源含量极高而且品质优异,但该地下卤水的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为了使该卤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本文针对其卤水组成,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尚未见文献报道的五元体系Li+,K+,Rb+//Cl-,borate-H2O及其两个四元子体系,两个三元子体系348 K下的稳定相平衡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上述各体系348 K平衡液相中各组分的溶解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具有跨文化的特殊性,本文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以中泰两国的师生关系的特点对比为例,对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下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本文以四川凉山州雷波县丁家坪—上田坝地区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基础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的相关原理与规律,厘定了研究区的构造演化、成矿背景、成矿有利条件,并针对典型矿床进行分析,对研究区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初探。结合研究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有利条件,运用矿产资源勘查的方法与技术基于GIS与MATLAB平台,运用证据权重法、BP神经网络法开展了对研究区内铅锌矿床的成矿特点和成矿预测的研究。基于GIS
本文研究区卡塔克隆起东南部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的中段,沿着塔中I号南断裂带分布,包括顺托果勒低隆南部、古城墟隆起西缘及卡塔克隆起南端,目的层为古生界奥陶系。根据目前卡塔克隆起东南部勘探现状,考虑到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现有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及沉积相资料,运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测井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研究是在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下,对比单井层序地层而建立的区域层
下扬子地区构造背景复杂,自晋宁运动以来沉积了巨厚的古生界海相沉积,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十分发育,为页岩气的生成和聚集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本文针对下扬子地区二叠系地层展开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参考国内外页岩气的研究成果预测其资源潜力。研究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野外剖面、观测、室内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镜质体反射率、饱和烃气相色谱、岩石力学实验等。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