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疗效分析

来源 :甘肃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amoni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患者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34.86±9.91)岁,平均BMI(23±1.37)kg/m2,憩室结石位于肾上极7例、肾中极7例、肾下极8例,憩室平均最大径(3.40±0.93)cm;结石平均最大径(1.77±0.21)cm。6例患者于院外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结石均未清除,但是2例患者症状稍缓解。4例患者于院外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因术前诊断为肾盏结石,进软镜未找见憩室结石导致治疗失败,其余患者均无既往手术史。18例出现腰部酸痛、胀痛或不同程度的肾区叩击痛等,其中9例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4例无任何临床症状,只在体检时偶然发现。2例患者尿培养阳性,根据药敏试验选取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术前均根据血压及血糖情况进行处理。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禁忌症后,再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在截石位先置入输尿管导管,后改为俯卧位进行PCNL并处理憩室颈部。总结22例患者手术经验,并将患者根据憩室位置分为肾上、中、下盏憩室三组,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术中使用可视穿刺针进行精准穿刺,穿刺成功后扩张至标准通道碎石取石,然后处理憩室颈部。手术采用单通道,平均手术时间(85.09±21.04)min,术后住院时间(6.77±0.69)d,术中出血(46.11±18.77)m L,术中使用可视穿刺针均精准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后使用碎石工具(EMS或钬激光)进行碎石,结石清除率达97.27%。1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0℃,采用对症处理,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胸膜损伤、血气胸和肾周组织损伤等。术后5~7d拔出肾造瘘管,2月拔出双J管。患者于术后3~12个月复查CT或静脉肾盂造影,结石均未复发,10例憩室体积缩小至50%,其余12例患者憩室基本塌陷。统计分析本研究中肾上极与肾中极在憩室大小、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肾中极和肾下极在憩室颈部通道粗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清石率、并发症、憩室缩小率、症状缓解率在三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通过比较使用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上、中、下盏憩室结石,取得满意的手术疗效。本研究也发现憩室大小和憩室颈部通道粗细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影响更大。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关键步骤及难点在于目标憩室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和处理憩室颈部。使用可视化经皮肾镜处理憩室结石具有以下优势:精准穿刺憩室,适时停止穿刺;小憩室可采用跨憩室穿刺扩张安全有效的建立经皮肾通道;使用亚甲蓝寻找憩室口简单方便,术后留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可充分扩张引流;使用可视化经皮肾镜治疗肾上盏憩室结石及腹侧憩室结石具有一定安全性,尤其对于软镜治疗困难的肾下盏憩室结石优势明显。总之,使用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具有穿刺更加精准、建立通道更加便捷、处理憩室颈部更加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TIGIT、CD155和PD-L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IGIT、CD155和PD-L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微卫星状态的关系;探讨TIGIT、CD155和PD-L1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寻找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或预测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进一步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TIGIT和PD-L1表达是否有关系,为研究TIGIT抑制剂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或)与PD-L1抑制剂联合应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具备基本数学知识并能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合理解决相关问题的一种能力。随着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传授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下,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因素有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数学教材本身的问题以及高中与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差异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下学生的运算能力,需要从压缩理论
1.英语绘本教学。基于英语阅读分级标准精心选择分级绘本并组织教学。绘本教学样态如下:观看视频或提问激发阅读兴趣;看封面体验文本概念,预测文本内容;解读文本,利用图片环游或者拼图阅读等推进文本理解;总结评说,把握脉络,
期刊
历史文化街区属于一种见证地区发展的文化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现阶段,历史文化街区出现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或维护力度不够、或过度开发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本文旨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管理和开发过程中,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方案,主要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对缺氧环境中SHG44胶质瘤细胞的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y,VM)和细胞增殖能力及迁移距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二氯化钴模拟缺氧环境,分别用空白对照、异甘草素(160umol/L)、替莫唑胺(200umol/L)、异甘草素+替莫唑胺(160umo
目的:老年股骨颈骨折采取微创直接前入路半髋关节置换(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hip hemiarthroplasty)进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评估,并与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Anterolateral approach hip hemiarthroplasty)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
骨髓抑制是传统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新型抗肿瘤药物如靶向、免疫药物亦可引起,临床表现为外周血细胞数量减少,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血红蛋白降低(贫血),三者可以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兼夹,通常发生在抗肿瘤药物治疗后。80%以上的化疗药物能导致骨髓抑制[1],以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约为70%~90%[2]。
期刊
目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作为早中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的金标准,其术后的并发症中尿失禁的发病率较高,如何解决术后尿失禁一直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焦点。耻骨后尿道悬吊术近年来作为新的辅助治疗方式,逐渐应用于术后尿失禁的治疗中,然而其有效性仍存在着争议。本文旨在研究耻骨后尿道悬吊术在提高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早期尿控的有效性,来决定是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6年2月至2020年8月
目的测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SAH)患者血浆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7月~2020年9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5例,纳入对照组为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对象20例,其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相匹配。运用Hunt-
目的:通过检测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6(Methyltransferase-like 16,METTL16)在胃癌中的表达,探索METTL16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旨在探索METTL16表达水平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提取METTL16在不同癌与癌旁肿瘤样本中的差异数据,然后与GTEx数据库中获取的METTL16在31种不同来源组织的表达数据进行整合,最终得到MET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