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兴—神府区块致密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511526198209172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海油能源战略部署不断向陆地发展,越来越重视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目前,在鄂尔多斯盆地的临兴、神府区块开展了致密气勘探开发先导试验。致密砂岩气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潜在敏感性损害复杂,在钻井过程中易受到污染,且不易解除。而钻井完井液是钻井过程中执行储层保护措施的重要技术载体。因此,需针对临兴-神府区块致密气田致密气藏特点,系统开展致密气田储层特性分析及钻井完井液保护储层技术研究。本文通过压汞测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薄片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储层岩石的矿物组成、孔隙度、渗透率、孔喉尺寸及分布状况等理化和孔渗特征;借助储层敏感性能评价实验,分析了储层的潜在敏感性损害,包括速敏、酸敏、碱敏、盐敏、水敏、应力敏感性;进一步开展了储层润湿性测试、敏感性损害粒度测试、水锁评价、含水饱和度与渗透率损害值评价,以及滤液与固相颗粒运移损害评价实验。基于上述实验,综合分析了临兴-神府致密气储层损害主要因素,针对性优化了保护储层钻井完井液体系,并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临兴-神府区块致密砂岩气储层岩石胶结致密,孔隙、裂缝微发育,为典型低孔低渗储层。目标储层主要存在速敏性、水敏性损害等。储层岩石孔喉尺寸小,毛细管效应显著,易发生水锁损害。岩石中粘土易水化膨胀,脱落、运移后,可能堵塞喉道造成储层损害。实验优化钻井液体系的封堵性、润滑性较好,抑制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性能。目前现场使用的无固相盐水完井液体系的表面张力较大,储层岩心的水锁损害程度较严重,当加入防水锁剂FC后,钻井完井液的表面张力值较小,可使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变为疏水状态,使地层液体在较低驱替压力下更容易驱替,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较大。现场应用试验表明,其储层保护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稳步推进,危险化学品装卸栈桥迅速兴建起来,危险化学品装卸的年吞吐量日趋增大。因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及易挥发等特性,导致危险化学品装卸车作业存在较高的风险,尤其是储运罐区装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人员伤害事故更是屡见不鲜,触目惊心。而危险化学品在装卸车作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外界因素,如火源、静电、设备设施故障或缺陷、违章作业等会随时随地导致火灾爆炸和人员伤害的事故发生。危险化
钻完井作业过程中地层压力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在海上油田作业施工中,随钻测量技术已广泛采用。钻井技术中的地层压力测量主要在钻井过程中使用短暂停顿,以快速收集压力和流体信息并实时获得地层压力。除了获得储层压力和流动性信息之外,随钻地层压力测量结果还可用于实时泥浆密度管理、优化钻井和完井作业、安全有效地钻进高压井段,以及准确的地层压力剖面有助于设计和实施最佳完井项目。本文参考随钻探针式地层压力
液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即可被用于硝酸、炸药、尿素等产品制造,也常被作为冶金、半导体、医药的原材料。但由于氨特殊的危险性,在各行业中,时常会发生氨泄漏事故,严重时引发火灾爆炸。近些年,由于氨泄漏引发的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众多人员中毒伤亡,给社会环境造成了极坏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某企业液氨储罐为背景,研究液氨泄漏扩散危害影响,为企业在预防控制液氨泄漏和应急救援处置方面提供指导。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
城市社区是城市管理体系最基础的管理单位,尤其是在社会突发公共事件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是“社区稳则大局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治理已经积累了众多经验,但对于突发公共事件中社区空间结构如何发挥其重要作用仍然缺乏一定梳理。基于此,本文的中心研究问题是:第一,描述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社区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具体做法;第二,总结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社区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经验与不足。首先,本论文描述了新冠疫
氨氧化生产过程是一个高温、快速、易爆的化学反应过程,存在着诸多的潜在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事故,其后果可能会导致生产停顿、设备损坏,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和难以挽回的影响。因而,本文对硝酸装置氨氧化单元进行工艺危害分析,查找氨氧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工艺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为过程安全管理其他要素的管理提供支撑,对杜绝硝酸行业氨氧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事故发生
红柳东部地区处于孤南洼陷向垦东凸起过渡的斜坡带上,具有多个含油层系。其中,区内东营组发现了垦东55-斜5和垦东斜552两个含油区块,地质储量占整个红柳地区的4.5%。本文应用地质、地震、测井及试油试采资料,对红柳东部地区东营组地层发育、储层与盖层、断裂系统及成藏控制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进一步发现了东营组油藏勘探新类型和增加了油藏勘探面积。采用井震结合方法来对比划分目的层段,在地层格架控制下,完成了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深入,胜利油田已进入岩性勘探阶段,面临复杂断块、薄互层等勘探问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分辨率的提高不仅仅是高频信号的提升,低频信号的提升同样十分重要,并且低频信号在速度反演、提高分辨力、烃类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行低频信号采集和针对性处理势在必行。在低频采集方面,目前实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宽频地震仪和20DX检波器“同源共点”联合接收,采集到低频、高频成分丰富的
华北油田历经40多年的开发,酸化是该油田改善地层物性、提高单井增油增注的重要手段,盐酸、土酸、复合酸等酸液在华北油田有比较成熟的配方体系和施工工艺,也取得了良好的措施效果,但在西柳10断块开发过程中,西部井区因储层物性差,传统酸液体系措施效果不理想,出现了常规土酸与地层岩石矿物反应速度快而导致处理范围小、产生二次沉淀物污染地层,及油、套管腐蚀等问题,影响了该断块的开发效果。并且该断块为高温油藏,是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正面临着从浅层目标向中、深层转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中深层勘探发现也将成为中国海油未来储量的重要增长点之一。近海中深层油气勘探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复杂油气藏,急需地震勘探技术发挥作用,支持生产。中国近海中深层勘探的地震资料普遍存在着地震有效信号能量弱、有效频带窄、有效偏移距窄、信噪比低、断层成像不清、波组特征不清、多次波干扰严重等诸多问题,无论是对构造落实还是储层预测都不能满足当前勘
江苏油田经过近4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阶段,注水效率逐年下降,因而有必要对油田注水作出调整,以提高注水效率。本论文针对江苏油田典型高含水砂岩油藏开展了油藏优势流场地质主控因素研究,通过对江苏油田高含水油藏的梳理,进行了油藏分类,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油藏类型开展了流场主控因素研究。主要借助数模、物模等技术,从构造因素、储层因素和流体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定量表征了初始流场,分析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