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状大分子g2-PMPA与PDADMAC形成的复合物的高有序结构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tia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98年Schluter命名树枝化聚合物并发起研究,已经有大量的化合物被合成出来。树枝化聚合物(Dendronized polymer)是由线形聚合物主链和作为侧基的树枝状大分子组成。由于在结构上,树枝片和线形聚合物主链具有几何不对称性,因而树枝化聚合物会在本体和溶剂中发生非常奇特的自组装行为。大多数树枝化聚合物的主链是柔性的,导致大量反应性基团被包裹在内,接枝率较低,并且当侧基的代数较低时通常得到半柔性产物。传统的树枝化聚合物的主链大多是通过自由基反应得到,空间构型不够规整,因而很难形成高度有序结构。 综合考虑传统树枝化聚合物的优点与不足,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树枝化聚合物,由主链聚电解质PDADMAC和侧基聚酯g2-PMPA通过离子键偶合的方法得到。实验采用1H NMR确定中间产物及目标分子的化学结构。我们所设计的树枝化聚合物具有如下的结构特征: 1.主链 (1)PDADMAC为水溶性聚电解质,这使得反应可以在水中进行,绿色环保。(2)主链上每个结构单元都带有正电荷,具有很强的阳离子作用。这使得反应可以通过离子键进行,简单、高效,并有助于自组装结构的形成。(3)主链上含有五元环,结构相对刚性,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在合成中柔性线形主链导致的大量反应性基团被包裹在内,接枝率很低的问题,使反应得以顺利的进行。(4)主链上的五元环基本在同一个平面上,相邻的五元环反向交错排列,为将要合成的树枝化聚合物在空间上所具有的规整排列提供了结构基础。 2.侧基 为了使所得到的树枝片可以通过离子键和主链进行偶合,我们选取了锥点端基可以氢化还原为羧基的聚酯树枝状大分子PMPA。我们采用的是1998年由Frechet等人报道的收敛法来合成,得到了第一代到第三代的产物。为了使树枝片在聚合物主链上进行较为规整的排列,提高反应的接枝率,使偶合反应顺利进行,我们选择了体积相对较小的第二代分子作为侧基。 PDADMAC和树枝片按照1:1的化学计量比进行反应,将反应体系静置一周,经过透析等纯化方法,我们得到了宏观肉眼可见的针状自组装体。我们将针状体在硅片和铜网上制样,并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观察。使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针状体进行表征,得到晶体的点状图案,对图案的进一步解析还在进行中。 使用广角X光衍射(WXRD)对针状体进行表征,为层状结构,长周期为d=3.41nm。根据Chem3D及文献中的模拟,可以得出,树枝化聚合物的层间距为3.34nm与WXRD数据非常接近,据此推断出结构模型为层状排列。WXRD的结果也表明在另一个方向上也形成了层状结构,并且长周期为0.69nm。根据聚合物主链上相邻的N之间的距离及树枝片g2-PMPA-COOH的宽度推断树枝片可能会以倾斜45°角的方式进行排列。因而,我们可以推断,与树枝化聚合物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也是层状堆积。 本文分别从树枝化聚合物的水溶性、刚性针状体的形成、结晶体的形成解释了针状结晶体的形成过程。所合成的树枝化聚合物在水中形成针状结晶体,这与我们所做的分子设计是相符的。主链和侧基通过离子键进行连接,使得树枝片能较为容易的调整构型,并随主链在空间上进行规整的排列。我们所选取的主链每个结构单元都带有正电荷,具有很强的阳离子作用。主链的结构相对刚性,主链上的五元环排列规整,为形成高度有序结构提供了骨架模板。正是有了这样的分子设计,才使所得到的化合物在水中形成了与传统树枝化聚合物不同的自组装形态。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设计及合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配位化合物中,该类配体因硫原子作为配位原子,不论是在成键方式还是在分子结构上,都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并在橡胶加工、润滑油添加剂、生物医药和废水处理等诸多领域均得以广泛应用。因此,研究此类金属含硫配体及配合物的相关结构或性质,对丰富键合理论,开展一些在环境、医药及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应用都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本文结合二硫代氨基甲酸和苯并咪唑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一种主要经营面向大众的小额借贷新模式,即通常所说的P2P网络借贷,进入人们的眼帘。过去几年,可谓是P2P网贷行业爆发式增长,网贷平台数
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使中国的形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民族危机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举起了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大旗。然而,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这一
本论文的研究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改性活性炭吸附水中砷(Ⅴ)的特性研究   本文首次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铵对煤基活性炭进行轻度氧化改性,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炭采用SEM电
目前,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发展具有高性能的纳米功能材料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首要任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作为一大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在化工、电子、食
本论文提出了便捷的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微球的一步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我们成功的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co-聚(4-乙烯基吡啶)(PS-co-P4VP),聚苯
目前三次采油新技术主要以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驱、碱驱和二元复合驱为代表,其中聚合物驱因提高采收率作用明显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由于疏水基团之
本文在第一性原理的基础上,对钌-二亚胺型配合物{原型络合物[Ru(diimine)_3]~(2+)及含L-氨基酸的混配络合物[Ru(diimine)_2(L-aa)]~+},在光照条件下金属中心手性构型自发反转机理进行了研究,其中,diimine主要是1,10-邻菲罗啉(phen)或2,2-联吡啶(bipy),具有生物活性的L-aa分别是L-丝氨酸(L-ser)与L-色氨酸(L-trp)。基于不同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共振散射技术发展历史、分析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综述了金纳米微粒的制备、表征、以及胶体金标记技术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免疫球蛋白G的分析进展。第二部分:氯金酸-羟胺-纳米金催化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在柠檬酸钠-盐酸缓冲溶液中,金、银、铂、钯、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对氯金酸-盐酸羟胺生成金颗粒反应均具有催化作用。反应生成的大粒径金颗粒在796 nm处产生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本文以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