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与低熟油成藏条件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kb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沙河街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具有丰富的低熟油显示,展现出良好的低熟油勘探前景。沙河街组层序地层与低熟油成藏条件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陆相断陷盆地层序-沉积特征、丰富低熟油成藏理论,也会为沧东凹陷沙河街组低熟油勘探提供重要依据。本文运用岩心观察、薄片观察、测录井资料分析、地震资料分析、室内分析化验等方法,重点研究和探讨了沧东凹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沉积体系、低熟油成藏条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建立了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模式。沙河街组可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SQ1-SQ3对应沙三段,SQ4对应沙二段,SQ5对应沙一段。SQ1-SQ4为碎屑岩型层序,SQ5主要为碳酸盐岩型层序。研究区由北到南的层序地层格架可以总结为单断不对称两凹夹一隆、双断中隆和双断不对称地堑3种类型。沧东凹陷各三级层序的地层厚度中心位于徐西断层和沧东断层的下降盘,呈斜列式分布。碎屑岩层序的砂体主要分布在沧东凹陷的东西两侧以及孔店凸起的周缘,纵向上,砂岩主要发育在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下部主要沉积泥岩。碳酸盐岩层序中生物碎屑灰岩主要分布在沧东断层东侧、孔店凸起及其周缘的古地貌高地或缓坡带,纵向上,生物碎屑灰岩沉积在低位体系域,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则沉积厚度巨大的暗色泥岩。(2)建立了沙河街组沉积模式。沧县隆起、徐黑凸起、东光凸起和孔店凸起均向研究区提供物源。沙河街组存在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四种沉积体系。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海侵共同控制了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沧东凹陷在SQ1-SQ4沉积期发育碎屑岩沉积体系,断层活动强度差异或相互作用造成的不同古地貌及继承性古地貌、沉积物在时间上的差异供给控制了沉积体系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SQ5沉积期断陷活动减弱、沉积物供给变弱、海侵三个因素共同导致该层序同时发育碎屑岩沉积体系和碳酸盐岩沉积体系。(3)沙河街组具有良好的低熟油成藏条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沙河组低熟油成藏模式。(1)沙河街组暗色泥岩分布在SQ1-SQ3和SQ5中,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Ⅱ1型,SQ1-SQ3烃源岩存在少量的Ⅲ型有机质,有机质成熟度介于未熟-低熟之间。SQ1-SQ3和SQ5沉积期海侵导致的湖水咸化促进了烃源岩有机质的富集和低熟油的形成。(2)沙河街组SQ1-SQ4发育碎屑岩储层,SQ5同时发育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不同类型三角洲的平原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以及砂质滩坝等砂体是重要的碎屑岩储层类型,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度类型以中孔-高孔为主,渗透率类型以超低渗-中渗为主。碳酸盐岩储层为生物碎屑灰岩,为中孔、中渗储层。(3)SQ1-SQ3不同体系域砂岩与泥岩的交替沉积在横向上可以形成小范围的储盖组合。SQ4以砂岩为主,难以形成有效的盖层及储盖组合。SQ5低位体系域生物灰岩与湖侵和高位体系域暗色泥岩组合可以在横向上形成大范围的储盖组合。SQ5湖侵和高位体系域的泥岩亦可作为SQ1-SQ4储层的区域盖层。(4)沙河街组主要有岩性圈闭、地层圈闭、构造圈闭、构造-岩性圈闭4种圈闭类型,其中,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对岩性圈闭、地层圈闭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5)沙河街组低熟油的输导体系包括储集砂岩体、不整合面和断层,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界面控制了储集砂岩体和不整合面的形成,而断层则与研究区古近纪的伸展或走滑作用有关。(6)碎屑岩型层序地层低熟油成藏模式包括自生自储型和下生上储型,油藏类型包括地层低熟油藏、岩性低熟油藏以及构造低熟油藏。碳酸盐岩型层序地层的低熟油成藏模式主要为自生自储型,油藏类型为岩性低熟油藏。
其他文献
第四纪时期所发生的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以及生物演替等环境演变过程,是第四纪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土壤发育以及生物演替等表生过程是地球科学中的基本地质过程之一。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世界范围内的山地冰川总体表现出退缩的趋势。在冰川退缩后遗留下的迹地上,各种化学物质在地球各圈层间迁移、转化和积累,是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发生联系的地球关键带。自小冰期结束以来,海螺沟冰川表现出明显的退缩趋势。在其冰川退缩
学位
学位
植被与水文循环耦合,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核心项目“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生态水文学的研究难点,在生态水文学研究中,植被生态水(层)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植被生态水包括植被体本身储水量以及植被根系土壤储水量,它在土壤-植被-大气界面的物质交流与循环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科学估算植被生态水对于充分认识植被-土壤-大气-水之间的传输机制和规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遥感技术为区域尺度植被生态
陆上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层系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心。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主要发育的岩溶孔洞-洞穴型储层和白云岩基质型储层,这两类储层一直是油气勘探开发的研究重点。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古生界马家沟组作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杭锦旗地区马四段、大牛地地区马五6亚段和马四段的储层进行研究。旨在建立下古生界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分类方案,明确各类储层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预测储层发育的有利区,为盆地下古生界
阿翁错复式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俯冲消减、闭合造山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是开展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的理想对象,其研究对探讨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和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开展岩相学、矿物化学、
逆断层相关裂缝深刻的影响着人类对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发,影响着水利水电、桥梁隧道等大型岩土工程的施工,对预测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有重要影响。逆断层相关裂缝的分布特征往往影响着逆断层进一步演化,控制着裂缝型等油气藏的形成,以及影响储层油气分布规律和油气采收率。研究逆断层相关裂缝的成因机制,有助于从本质上认识逆断层相关裂缝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演化规律,对认识裂缝型油气藏、火山岩油气藏以及深层
学位
地震物理模拟技术作为地球物理勘探领域重要实验手段,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的基础。本文围绕岩性、前陆、深层和海域等领域的勘探需求,在调研国内外地震物理模拟实验室及其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起伏固体表面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时变增益放大采集技术、多阶微分拓频采集技术、双相介质模型制作技术、高温高压多相流体定量充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气浮运动与光栅定位控制技术、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