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酸体系电镀锡工艺及锡沉积过程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y870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广泛应用的酚磺酸电镀锡体系和甲磺酸电镀锡体系分别存在酚类对环境与人体有害和甲磺酸易腐败变质、价格高的缺点,本文试图开发一种新型电镀锡体系来代替甲磺酸体系或酚磺酸体系。氨磺酸属于固体强酸,受运输条件限制小,对仪器设备腐蚀小,氨磺酸溶液有一定的还原性,对于氨磺酸电镀锡体系国内外鲜有报道,可以说氨磺酸体系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电镀锡体系。本文主要对氨磺酸电镀锡体系的工艺及锡沉积过程进行研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SEM,XRD等方法,确定亚光和光亮电镀锡的添加剂及工艺参数,并考察两种镀液的镀液性能。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和SEM研究锡在两种镀液的成核过程及其动力学参数。从氨磺酸镀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量子化学水平分析,符合酸性镀锡的基本要求,通过连续电镀测定Sn2+浓度可得氨磺酸镀锡稳定性良好。通过Hull槽筛选氨磺酸体系镀亚光锡添加剂为EPE9400,通过电化学工作站,SEM和XRD方法分析EPE9400无整平能力,工艺参数为:EPE9400的浓度为0.56g/L,电流密度为1-2A/dm2,Sn2+浓度为15-30g/L,温度为45℃。在低电流密度下锡沉积的电流效率在95%左右,当电流密度达到4A/dm2时,电流效率只有77%。在25-45℃下电流效率都在95%左右,氨磺酸亚锡镀液分散能力30%左右,其深度能力极佳。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和SEM确定氨磺酸体系镀光亮锡镀液的分散剂为TX-100,主光亮剂为苄叉丙酮,辅助光亮剂为乙二醛。通过Hull槽实验,SEM和XRD方法,确定TX-100浓度为2g/L,苄叉丙酮浓度为1g/L,乙二醛浓度为0.128g/L,电流密度为4-6A/dm2。在1-5A/dm2范围内,电流效率都在99%左右,沉积速率随电流密度成线性增加,氨磺酸光亮镀锡液的分散能力在28%左右,其深度能力较差。锡电极在亚光镀液中的电沉积属于扩散控制,锡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沉积更近于三维瞬时成核。锡在氨磺酸亚光镀锡液的成核位点数在108cm-2左右,成核速率在100s-1左右,临界成核吉布斯自由能在10-20J左右,临界成核尺寸在0.5atom左右。锡在氨磺酸光亮镀锡液中锡的成核过程更接近于三维瞬时成核。锡在氨磺酸光亮镀液的成核位点数在109cm-2左右,成核速率在70s-1左右,临界成核吉布斯自由能在10-20J左右,临界成核尺寸在1atom左右。
其他文献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新型能源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催化剂价格较高,阻碍了其商业化。为了降低成本,本文首先制备大片层分散性良好的石墨烯,然后采用电沉积的方式在氯铂酸体系中沉积制备铂/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燃料电池催化剂。本文采用恒电势沉积和脉冲沉积方法将铂颗粒沉积到石墨烯片层上,制备高效低铂载量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在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时添加高温反应处理
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26S proteasome pathway, UPP)是目前已知最重要的、有高度选择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逆境胁迫下生物细胞内无功能蛋白质的积累增多,及时清除这些无功能蛋白质成为生物适应逆境的重要方式。已有研究表明,泛素基因在逆境条件下表达显著增加,短命调节蛋白及异常蛋白降解速率加快,间接说明泛素系统在生物逆境适应中的作用。本实验室已经克隆了小麦单体泛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高强度,高弹性,良好的保形性、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等优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纤维、橡胶、薄膜的高分子合成聚酯材料。然而,聚酯的可燃性极大的限制了它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