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土和生物菌液联用改善土壤过量施肥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是限制中国农作物生产力的重要的常量营养素之一,土壤磷缺乏症是全世界农业土中的现象。当前,中国正在快速地消耗现存磷矿资源,磷矿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将面临枯竭。而高浓度磷复肥是中国化肥市场的主导地位肥料,在这种高浓度复肥的过度施加情况下,农作物中各类营养元素失去平衡,导致高产量农作物存在易倒伏现象且易遭受病虫侵害侵袭而对应农产品品质下降等,更为严峻的情况是土壤中磷素的自然流失是造成部分相关水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压力及环境压力给中国可耕作土壤带来了巨大挑战,以寻求科技创新和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来积极应对农业粮食等作物营养问题。中国未来可耕作土壤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土壤磷素流失对应的特征、机理、风险评估以及磷肥的减施或增效新技术等方向。
  自然界土壤中有多种微生物,它们能够利用植物无法有效吸收的磷并将其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形态磷。其中对于无机磷来说,一般认为土壤微生物的解磷机制与相关解磷微生物产生的乙酸等低分子量有机酸有一定相关关系,这些低分子量有机酸可以通过与土壤中镁、铁、钙、铝等微量金属离子结合来使得相应难溶磷酸盐得以溶解。此外,腐殖土,含丰富亲水胶体且结构疏松,既可以吸附并持有大量水分,又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腐殖土中含有的腐殖质是一类土壤特异性的呈凝胶状高分子化合物,它通过紧密的与矿质粘粒结合成胶体物质而不再容易淋溶流失;腐殖质具有吸收及交换等功能可以使氮磷淋出量降低从而使肥料更好地蓄持及增加土壤中的各营养元素含量。故本研究将采取腐殖土(记为HS)与微生物菌剂(记为AFL)一同施用来探讨磷肥减施新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使用吕梁山土壤展开90天土培实验,通过高通量测序和FTIR对微生物菌液成分及化学基团进行了表征,并通过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添加方式及不同添加剂种类来探讨HS+AFL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施加各添加剂后有效磷含量皆增加,其中HS+AFL单施可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1.19倍,HS+AFL+NPPF2配施对土壤有效磷提升效果最显著(约为1.69倍);不同规格但同类型的磷肥(NPF与NPPF)对土壤有效磷提升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施加土壤添加剂后,先发生快速反应阶段,后开始慢反应阶段并于在60-90天时趋于稳定;不同添加方式(0cm表层添加与3cm混合添加)无明显规律,后续需进一步研究农田实验。即HS+AFL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中磷素肥力状态,为磷肥的减施及有机肥料代替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2)在黑龙江克山和牡丹江及山西长治本源开展实际农田实验,通过不同酸碱度土壤,不同添加剂种类来探讨HS+AFL与NPPF2对土壤种植辣椒前后90天内有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并测定各个时期土壤中TOC、CEC和pH来进一步研究HS+AFL改良实际农田土壤有效磷效果。结果表明:各农田施用添加剂后土壤种植作物辣椒前后含量变化差值大小为100%NPPF2>50%NPPF2+50%(HS+AF L)>100%(HS+AFL),HS+AFL对土壤有效磷的改善作用更持久;不同农田施用HS+AFL后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差值大小为本源>克山>牡丹江,即碱性>酸性>中性,该改良剂组合更适用于中性及微酸性土质;各农田施用添加剂后辣椒种植前后土壤其他理化性质无明显规律。因此,HS+AFL因腐殖质含量高及微生物产生较多的小分子有机酸而可以较长时间有效的改善农田土壤中磷素肥力状态,且与磷肥同时施用也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壤有效磷状况,为中性偏酸性土质磷肥的减施及替代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其他文献
摘要:纵观日本艺术绘画史,草间弥生的作品是日本当代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风靡全球。鲜艳的视觉冲击力、不断重复的波点、梦幻童真的情感表达,都是她鲜明的艺术特色。草间弥生凭借多种多样的艺术创作手段和表达媒介,使她成为领先时代的前卫艺术家。文章将围绕着草间弥生的艺术影响力及其镜像空间中自我消融的艺术体验两部分展开论述。  关键词:草间弥生;镜像;消融;装置艺术  “波点女王”
期刊
摘要:绘画的三个要素,是灵性、表达和修养。苏珊·格朗说:“艺术是人类感情的符号形式的创作,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他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的情感。”关于绘画,笔者一直保留纯粹的信念,不关乎前程,不浮于形式,不在乎是否会有人欣赏,不在意是否会有人抨击。为风景色彩融入艺术灵魂,这是一个艺术家心中的净土。  关键词:油画;风景;山
期刊
摘要: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南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渐渐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如何让非遗文化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成为学者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南椰雕为例,提出关于非遗进校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后来者研究参考。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非遗进校园;海南椰雕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如火如荼,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集于此,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或是领略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成果,也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载体,能够增进人们对既往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在常州市的国际化进程中,非遗外宣资料及其翻译对提高该市的国际影响力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以常州梳篦为例,对该市非遗外宣翻译现状及问题进行讨论,并给予相关建议,以更好地宣传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常州文化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常州梳篦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
期刊
摘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做好保护工作,也要深度挖掘其利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传承。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问题,首先,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特点;其次,结合实践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最后,提出非遗元素的应用策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平面设计;创新应用  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若要使传统文化适
期刊
摘要:红色旅游是革命纪念的文化形式,具有弘扬革命精神和宣传革命事迹的作用,能够帮助游客学习和感悟革命精神,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学习历史知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新时期,红色旅游蓬勃发展,而革命文物遗址的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关系密切,因此更需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从红色旅游发展意义入手,讨论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红色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阐述革命文物遗址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的关系,分析如何利
期刊
摘要:当前,泛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文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意义,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新文创”IP价值的构建,以其注重价值引领与人性观照的发展理念,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科技”“内容+体验”等文创形式从传承与利用两个维度创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路径。随着我
期刊
摘要:在西方绘画思潮与当代新绘画材料的碰撞下,当代工笔画创作完成了向现代性工笔绘画语言的转换。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发展至今,画家开始更多地思索在画作中呈现非再现、非意象抒情、非形式审美的“新工笔”气象。“隐喻”作为传统表现的手法,如何对其古法新用,也是艺术家们长期思考的问题。文章以从隐喻的类型、隐喻的价值及隐喻的运用三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隐喻;创作  “工笔人物画由于
期刊
房地产税终于要来了。  房地产税的职能将倾向于发挥调节功能。针对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特征,税制改革目标会定位于中长期,选择阻力相对较小的路走。如果选择财政收入职能为主的道路,即尽可能扩大税基范围,将绝大部分普通住宅纳入房产税征收范围的话,不仅会增加大部分居民的税负压力,也与近年来中央提出的减税降费和今年提出的共同富裕总体基调格格不入。理论上,当前政策落地的区域应当是针对部分地区高房价的问题,在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激增,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淡水资源压力,因此,再生水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我国再生水回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具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遗憾的是,建设一系列再生水回用管网系统投资巨大,难以实施。由于我国北方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面广且设施完善,利用闲置供热管道输配再生水具有可行性。然而,再生水中的溶解氧(DO)会对供热管网造成严重的氧腐蚀,因此,必须预先除去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