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BO在瘢痕疙瘩手术联合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手术切除联合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经90Sr同位素治疗后,可能出现放射性皮炎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究MEBO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联合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后预防放射性皮炎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美容科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81例101处)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48处)和对照组(41例53处)。所有瘢痕疙瘩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组术后行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后,受照射处皮肤外涂MEBO,对照组术后行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后常规换药且不采取其他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疗程结束时皮肤放射性损伤程度、局部受照射皮肤疼痛和瘙痒情况、色素沉着严重程度及术后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病程、瘢痕疙瘩发生部位、瘢痕疙瘩长度、瘢痕疙瘩宽度、瘢痕疙瘩厚度及术前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瘢痕疙瘩切除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Z=-1.598,P=0.110)。末次90Sr同位素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90Sr同位素照射处皮肤放射性损伤情况、疼痛评分、瘙痒程度、色素沉着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Z=-2.135、-2.721、-2.435、-3.222,P=0.033、0.007、0.015、0.001);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对比无明显差异(Z=-1.475,P=0.140)。结论MEBO可以减轻瘢痕疙瘩切除术后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所导致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缓解疼痛和瘙痒症状,降低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对提高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切除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的女性在盆底重建术后应用雌二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诊断为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绝经后患者共124例,伴或不伴压力性尿失禁,均行前盆底重建术。其中,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同时行经阴道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患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切开复位手术患儿围术期康复训练方案,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儿髋关节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 Med、Embase数据库,筛选DDH切开复位手术患儿康复相关文献,自制资料提取表提取对构建DDH康复训练方案有
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癌症治疗方法。在肿瘤协同光疗中,如何精准利用肿瘤缺氧和肿瘤微酸性环境来改善乳腺癌治疗效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基于此问题,本文提出通过一锅水热法以及纳米自组装合成技术构建由5’-三磷酸腺苷(ATP)修饰的中空二氧化铈纳米酶载药系统(ATP-HCNPs@Ce6)递送光敏剂药物二氢卟吩e6(Ce6),用于靶向肿瘤溶酶体的协同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结果首先显示,中空二氧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世界上疾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了人类的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通过溶解栓塞或通过手术治疗实现缺血区血液复灌,但该方法又会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因此深入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病理过程是寻找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策略的基础。自噬是一类在外界刺激下细胞自我保护的手段,但越来越多的研究
研究背景: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机制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导致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是唯一可能通过改变疾病自然进程而达到稳定疗效的治疗方法。Strachan的“卫生假说”及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提示环境及人体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与许多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密切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Mafb在尿道下裂与正常阴茎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Mafb低表达对包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临床样本分析:包皮组织来自于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接受手术修复的尿道下裂儿童。诊断为隐睾、性别发育异常或内分泌异常的患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纳入尿道下裂25例(平均3.5岁),行包皮环切手术15例(对照组,平均5岁)。采用实时定量核酸扩增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WB实验检测Mafb的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HCC的发展密切相关。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有证据表明,病毒蛋白HBx可通过参与宿主基因转录、细胞信号转导以及细胞周期和凋亡等过程,促进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但HBx促进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探究HBx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十分必要。Sirtuin 1(SIR
松鼠科(Sciuridae)是啮齿目(Rodentia)34科中较大的科之一,形态和生活方式多样性高,是研究进化和系统演化的良好材料。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系统发生理论的应用,松鼠科内部多个类群的系统发生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但是对于松鼠科的系统分类研究仍相对缓慢,其中针对在中国分布的松鼠科物种的系统分类研究尤为缺乏。本研究首次利用线粒体全基因组作为分子标记,对松鼠科物种进行了系统发生关系的探讨,并评估
目的:应用自动监测系统获得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住院人群中的真实世界发病率、药物分布情况及风险因素,对比严重患者与一般患者的病例特征、DILI患者与数据库Liver Tox的用药差异,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基于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数据库中自发报告数据,回顾性分析DILI患者的
目的:构建长期稳定携带乙型肝炎病毒X(hepatitis B virus X,HBx)的昆明(Kuming,KM)小鼠实验模型,以探讨HBx在体内导致肝癌发生的机制。方法:将课题组保存的已转染HBx病毒的肝前体细胞经肝门静脉注入KM小鼠体内以构建动物模型,分别于模型构建后30天、90天、180天、360天安乐处死小鼠并收取肝脏组织,q RT-PCR和Werstern blot检测HBx基因及蛋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