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设计理念的智能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w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中的高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能源需求等问题都制约着城市实现其高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智慧城市与低碳城市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两者都是人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发展的趋势判断及要求,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提升城市宜居性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智慧城市和低碳城市发展浪潮之中无可避免的面临着更新与升级,传统公共设施需要向更加智能的、低碳的公共设施转变。其转变的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的同时谋求更低的碳排放量,协助城市完成提升居民宜居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探究低碳设计理念下的智能公共设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通过对文献研究方法梳理了智能公共设施及低碳设计研究现状,整理了传统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通过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传统公共设施及部分智能公共设施进行了实地调研,探究不同类别公共设施智能化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智能化升级的方向,并归纳总结出智能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相较于传统公共设施设计在功能性、安全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设计方面内容的更新。通过智能公共设施的低碳设计优秀案例,归纳智能公共设施低碳设计主要策略及方法。借助低碳设计理念,分析了智能公共设施的全生命周期设计,明确出智能公共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各个流程中的低碳突破点,归纳出智能公共设施低碳设计需要重点考虑材料、结构、绿色能源利用及碳补偿设计四个维度,结合智能公共设施设计原则归纳总结了各个维度下智能公共设施设计的具体要求及方法,并在通过参与校企实践合作项目中的设计工作为最终设计实践积累了相关设计经验和技术支撑。最后依托于海淀公园智慧二期升级项目,进行基于低碳设计理念的智能公共设施设计实践,结合用户需求及低碳设计要求,将游客所需求的休憩凉亭作为空间载体,搭配集电地砖、雨水循环系统、智能座椅、太阳能棚顶以及绿植等配套设施,在满足用户休憩需求的同时,实现整体休憩系统中的智能公共设低碳化、智能化的目标。研究成果为传统公共设施智能化升级或智能公共设施设计性提供可以参考借鉴的低碳设计原则方法,有助于设计师、城市管理者从新的角度思考智能公共设施的低碳设计,并进行更有效的决策,最终实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其他文献
采用文本挖掘法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21项医药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处理,建立医药科技人才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在21项政策中,优秀、合格以及不良政策分别有6项、13项和2项,PMC指数得分均值为6.46分,总体综合处于合格水平。我国医药科技人才政策基本完善,但尚存不足,从保障激励、政策效力以及政策时效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目的]对我国省级层面的28份分级诊疗政策进行逐一评价,以定量研究的方法客观分析政策优劣,提出促进我国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有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方法]对28份政策文本进行文本挖掘,利用PMC指数模型构建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28份政策中1份政策为优秀等级,25份政策为可接受等级,2份政策为不良等级,无完美等级政策;在政策内容、政策性质、政策目标
<正>增值性评价是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准,简单来说就是从纵向对比看进步幅度。近年来,笔者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施行个体档案建立、班级数据分析等监测手段,采用增值性评价衡量学生和班级的进步值,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增值性评价的操作过程增值性评价是一个前后对比的过程,衡量的是个体或班级在教学实施前后进步的幅度,
期刊
教学评价是教育中必须存在的一个环节,各个学校需要从教育教学本位出发,思考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在评价中思考,归纳出教育现状,然后针对教育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让教育在评价基础上不断提升效果。基于此,本文从新高考3+1+2模式、县域高中、高中教育、教师以及学生本位出发,对新高考下的增值性评价活动开展现状以及提升增值性评价应用价值的策略进行简要论证,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推进社区减负是贯彻中央“真减负,减真负”要求,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文本挖掘建立PMC政策评价指数模型,对我国四大地区10份省级社区减负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发现当前社区减负政策倾向于以工作清单准入、权责划分、集中整治等强制性政策工具实现各类组织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减量。但当前政策时效偏短,政策功能单一,政策对象动员不充分,政策约束与激励失衡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政策执行中的“选择性
<正>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指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期刊
<正>1 问题的提出随着国家经济日益迅猛的发展,工业负荷用电量也不断刷新纪录,35 kV单芯电缆在输电线路上应用的比例越来越高。35 kV单芯电缆均有金属屏蔽层,有的35 kV单芯电缆外护套为金属护套(铠装层)。35 kV单芯电缆带电后,会在电缆金属屏蔽层和金属护套(若有)上产生感应电势[1]。三芯电缆虽然每相也会产生感应电势,但是三相电缆绞合在一起,磁力线能互相抵消与平衡,
期刊
中国艺术表现讲究通过"象"营造超越形式的"意象"艺术世界。无论是中国古代文论通过"立象尽意"以达到"象外之象"的审美境界,还是书论中的"神彩"论认为"书之妙道,神彩为上",抑或画论中的"传神"论主张"以形写神",均追求超越"象"与语言之外的意境。西方则持语言本体论,无论是列维-斯特劳斯主张艺术乃符号,抑或是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诗,在真理的显现在于语言或深层结构这一认识上达成共识。中西方在艺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