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教育支出对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微观实证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90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对我国控制人口规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此也引发了超低生育率,以及随之而来的劳动人口比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等问题。为缓解低生育问题,我国在2013年10月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又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然而,逐步放开的人口政策并未带来我国生育率的大幅提升,“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两年内我国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新生儿出生率从2016年的12.96‰降至2018年的10.94‰。事实上,随着科技进步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中国“崇尚教育”传统的深刻影响,中国家庭孩童教育支出迅速增加。面对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不少家庭仍担心“生不起、养不起”,高昂的孩童抚育成本、特别是孩童教育成本很可能抑制了我国生育意愿的释放,导致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持续走低。本文将聚焦学龄儿童教育支出,剖析学龄儿童教育支出对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以期为缓解低生育问题、促进我国学龄儿童教育公平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结合宏观理论分析和微观实证分析,探讨了学龄儿童教育支出对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首先本文对人口出生率和学龄儿童教育支出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展示了人口出生率及学龄儿童教育支出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接下来基于贝克尔数量与质量(Q-Q)理论,分析了学龄儿童家庭教育支出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机制;随后基于CFPS2010、2012、2014和2016年数据形成的三期混合横截面数据,建立2SLS实证模型来探讨家庭孩均教育支出对家庭孩童数目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1)家庭孩均教育支出增加将在1%显著性水平下降低我国家庭孩童数目。总体上,孩均教育支出每增加10%,家庭孩童数目将显著下降0.00530;(2)城乡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家庭孩童数目对孩均教育支出变化的敏感性较之农村家庭更强;(3)家庭教育分项支出分析发现,家庭孩均课外辅导费对家庭孩童数目的负向影响相对更大,而孩均学杂费对家庭孩童数目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小;(4)家庭中第一个孩子为男孩时,孩均教育支出对家庭孩童数目的负影响比第一个孩子为女孩时大,且农村家庭性别差异比城镇大;(5)当家庭中有孩子处于学前教育阶段时,孩均教育支出对家庭孩童数目的影响最大;低收入家庭的孩童数目更容易受孩均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应增大政府教育投入,减轻家庭在学龄儿童教育成本上的负担;注重保障女学生教育权益;考虑孩子所处教育阶段提供差异化政府补贴;增加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从而促进我国人口出生率回升、保障学龄儿童可平等享有优质教育。
其他文献
十九大报告中,“创新”或许是最重要的词语之一,也是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的制造业产业作为现代社会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对研发活动的参与程度和研发效率,本文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下对企业的创新决策行为进行实证研究。
  研发投入回报周期较长,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参与研发,因此企业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反映了国家整体教育水平,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始终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处在优先地位,因为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人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始终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正源于此,各国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建设。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进步、获得了巨大发展,并出现了“集聚”现象。
  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基本驱动力,是国家提高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提出
俄罗斯与中国战略合作关系的扩大和深化是俄罗斯政策和长期发展指导方向。该研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强调该倡议的特点,研究了与该倡议相关的俄中合作的积极前景。这一举措是全球化的原则之一,它是本文研究的原因之一。本文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重要性,以及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发展。
  全球经济自2017以来一直回升,贸易和投资趋势呈积极趋势。近年来,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也加快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步伐
“老西门”在我心里陌生得像一团雾,可从妈妈的口中流出,在夜色里迸发,带有某种雀跃的隐喻。  站在常德街头的十字路口,我常常是在妈妈的回忆和介绍里才拼凑出一个不稳固的器皿,暂时给一些难以名状的情绪找到一个栖息地:对于我出生之地而今陌生之地的无措、羞赧,一岁就来到长沙的我张口只能说出常德话,可面对这座城市却比幼童还要稚拙,怀念起星城的时刻又顿觉愧疚。  我对常德的许多情感,是因为妈妈才得以丰富、延展。
期刊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第一动力。持续的创新需要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努力。现在企业架构下的两权分离决定了管理层是风险厌恶型,并不具备积极参与风险投资的动力。期权激励政策具备传统激励所欠缺的优势。期权激励实施后,管理层、员工和公司的利益绑定在一起,赋予其一定的资产所有权,同时期权合约的凸性性质有利于管理层减少风险厌恶,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这和传统激励措施形成相互协调的作用。因此,本文探究期权激励政策是否会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影响,进而为我国科技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指导。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
本研究采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广义矩量法、一般最小二乘估计和稳健最小二乘估计等多种面板数据估计技术,在控制其他主要解释变量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可再生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数据采自世界银行(1990-2014年)。文章的核心变量可再生能源指标为电力消耗、替代能源、核能、可燃性可再生能源和废弃物。而其他控制变量是外国直接投资(FDI)、技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劳动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在长期内是平稳的。
  实证结果发现(1)替代核能长期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在1998年进入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新阶段,房地产市场进入平稳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以后,我国房价一路飙升,部分城市的房价呈现出虚高的态势,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全面过热阶段,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房价迅速下降。房价的大起大落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中央当局针对房价的不理性变化出台了多项调控政策,由于政策的不稳
记得那天晚上,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然而停电这一插曲,如同一粒石子,给平静如常的生活带来了层层涟漪,它让我欣喜万分,也带给我无限遐想。  漫步在操场中,望着一轮明月,想起李煜一日尽兴而归时吩咐侍从“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他担心点燃的蜡烛会影响他欣赏如水的月光。想到这,我的内心也充满了诗意。断电就如诗中的“休放烛花红”,也许只有断电才能让我们有机会欣赏“清月夜”。  此刻的斷电让我重
期刊
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范围上的集聚由来已久,且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经济现象。1978年以来,东部和沿海地区凭借位置和政策优势,吸引了国内外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迅速涌入,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了经济集聚的中心地区。经济集聚现象的发生扩大了集聚中心和外围地区在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这必然会构成驱使外围地区劳动力向中心地区流动的动力,而人口的空间流动又会从需求侧对流入地和流出地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似闲庭信步,优哉游哉自远及近。不知是谁压低声音说了句“他来了”,所有人便一致安靜了下来。  他就这样带着一脸似严非严的神情走进教室,在讲台上拍下一沓试卷,于细微而弥散的粉笔灰后朗声开讲。  他讲课时总带着点方言,语调高昂,感情滚烫淋漓。像冬天里喝下一大锅鲜面汤底,初经味蕾只觉胡椒辛辣,渐渐舌尖发麻,然而确实是暖和了、舒展了,额上沁出一层薄汗。  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大概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