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As太阳能电池用减反射膜的设计与制备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qing3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人类社会面临传统化石燃料业开发过度导致的能源危机,可再生能源尤以太阳能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随着世界各国加速对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如何制备高转换效率,低制造成本的太阳能电池就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Ga As系列太阳能电池拥有光电转换效率高、耐高温、耐腐蚀、稳定性好、抗辐照性能高、光谱匹配性能佳、光吸收系数大等特点,在空间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减少电池表面反射损耗,增加对太阳光的吸收,是进一步提高Ga As系列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基于光学薄膜理论,采用The Essential Macleod软件在宽光谱范围(300~1400 nm)模拟设计与三结反向In Ga P/Ga As/Ga In As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匹配的双层及多层减反射膜系,结合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和射频磁控溅射工艺在Ga As衬底上完成镀膜实验,并研究不同退火温度(400~700℃)对薄膜结构、形貌、光学性能及表面浸润性的影响。采用The Essential Macleod(TFC)光学模拟软件对适用于Ga As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系进行模拟设计,在宽光谱范围(300~1400 nm)采用Simplex优化算法调控薄膜物理厚度,模拟得到Si O2/Si3N4、Si O2/Hf O2、Si O2/Zn O、Si O2/Ti O2、Ti O2/Si3N4/Si O2、Si O2/Si3N4/Si O2/Si3N4、Ti O2/Si3N4/Si O2/Si3N4/Si O2、Si O2/Si3N4/Si O2/Si3N4/Si O2/Si3N4膜系反射率理论最低设计平均值分别为3.71%、4.42%、8.04%、9.53%、4.76%、7.45%、2.4%、8.47%。通过对多角度太阳光入射模拟得到的反射率3D图分析可得,上述双层及多层减反射膜系均满足太阳能电池表面减反射膜的性能要求,可覆盖入射角范围为0~60°。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和射频磁控溅射工艺制备得到上述双层/多层减反射膜系在宽光谱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减反射效果。其中,Si O2/Si3N4膜系沉积态平均反射率为14.19%,在700℃下退火后取得最优减反射效果,为12.65%;Si O2/Hf O2膜系沉积态平均反射率为13.57%,在700℃下退火后取得最优减反射效果,为12.28%;Si O2/Zn O膜系沉积态平均反射率为13.6%,在600℃下退火后取得最优减反射效果,为7.05%;Si O2/Ti O2膜系沉积态平均反射率为13.55%,在600℃下退火后取得最优减反射效果,为12.33%。Ti O2/Si3N4/Si O2膜系沉积态平均反射率为12.13%,在700℃下退火后取得最优减反射效果,为7.84%;Si O2/Si3N4/Si O2/Si3N4膜系沉积态平均反射率为17%,在600℃下退火后取得最优减反射效果,为14.42%;Ti O2/Si3N4/Si O2/Si3N4/Si O2膜系沉积态平均反射率为14.19%,在600℃下退火后取得最优减反射效果,为6.71%;Si O2/Si3N4/Si O2/Si3N4/Si O2/Si3N4膜系沉积态平均反射率为15.55%,在600℃下退火后取得最优减反射效果,为14.47%。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薄膜结构、形貌、光学性能及表面浸润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减反射膜薄膜物理厚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与薄膜表面粗糙度呈现正相关趋势;TEM明场像表征了多层减反射膜的截面形貌及膜层元素分布,结合XRD及SAED证明了沉积态下多层减反射膜均为非晶态;采用GMS 3软件分析多层减反射膜膜层厚度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所得到的薄膜总物理厚度相对误差小于5%;薄膜的反射率和粗糙度呈现正相关的趋势,薄膜表面粗糙度越低,表面越平整,膜层的吸收率越低,则薄膜的光学性能越好;实验结果表明,双层/多层减反射膜系均为亲水性薄膜,双层膜系的表面润湿性与薄膜粗糙度呈现负相关趋势,符合Wenzel理论,薄膜表面粗糙度越高,则亲水性越强;多层(n≥3)减反射膜系的表面润湿性与薄膜粗糙度呈现正相关趋势,推测与薄膜晶化程度、表面能及孔隙率有较大的关系。对比模拟及实验结果可知,采用磁控溅射获得的薄膜实测反射率曲线在紫外、可见光波段与模拟数值趋势有较大的差距,而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得到的薄膜实测反射率曲线与模拟结果趋势较为吻合,但部分实测数据仍与模拟数值存在差异,推测其可能原因为:(1)、磁控溅射沉积过程时间较长,沉积速率难以控制,易导致膜层厚度误差累积产生的系统误差,造成膜层折射率不稳定;(2)、沉积过程中膜层均匀性、热应力及表面微结构变化导致折射率变化而产生误差;(3)、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的薄膜层数越多,薄膜中杂质含量越高,导致反射率与模拟数值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关系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基础任务,目的是获取句子中的三元组信息,用于信息检索、知识问答等下游任务。基于监督学习的关系抽取方法需要人工构建的数据集,构建过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为实现关系抽取自动化,学者们提出了远程监督方法,基于已有的结构化信息和语料集自动生成关系抽取数据集。虽然远程监督有效地解决了人工标注的成本问题,但因其数据集构建时伴随强约束性假设导致错误标注不可避免,而公开域的
我国债券市场自1981年重新开放以来快速发展,近些年更是进入高速发展期,债券的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发行债券变成资本市场的重要融资途径。随着公司债券规模的扩张,相应的信用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此前,由于存在“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债券市场没有出现实质性的违约。2014年发生首例实质性债券违约,“刚性兑付”的潜规则被打破,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时有发生,在给投资者带来巨额损失的同时,也将违约风险传导至整个市场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也是影响沥青混合料结构强度和抗剥落、抗水损坏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探究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和实际价值。为了对与沥青—集料粘附性相关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从宏观尺度和纳观尺度入手并结合现有的沥青—集料粘附性理论展开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沥青—集料粘附性进行多尺度多因素的深入研究:(1)通过XRF物相分析对道路工程中的常
无线输电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提高无线输电系统综合性能是当前研究热点,系统综合性能需兼顾传输功率调节范围、电能输出质量、系统整体效率等,而系统接收侧输出变换器极大地影响到无线电能传输的综合性能,传统的级联结构输出变换器及常用的单级输出变换器无法同时优化系统各方面性能,为此本文设计了一款单级输出变换器以提高系统综合性能。另外,为了全面研究无线输电系统动态特性以及设计系统闭环控制器,必须建立系统动态模型,
软骨作为半透明脊椎动物特有弹性组织,具有减少硬骨摩擦和保持关节摩擦面润滑度的作用,这得益于其细胞基质中富含的糖胺聚糖和蛋白多肽分子。近年来针对软骨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大幅上升,且多集中在硫酸软骨素等酸性多糖提取方面。目前硫酸软骨素已被证实具有抗炎抗氧化等诸多功效,已广泛应用于保健药品或临床医用中。此外,软骨蛋白多肽也被发现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如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抗骨关节炎症,起到保护软骨的作用,
在新冠疫情爆发,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以“预售+自提”的社区团购这种购物方式被人们广泛认可。以美团,拼多多,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和较早开展社区团购的兴盛优选和十荟团等众多创业公司在零售赛道快速发展。以美团优选为社区团购平台代表,在2020年7月成立到2020年12月,已经在全国2000个市县开展了业务,全国范围内覆盖率超过90%。美团优选将2021年GMV锁定在2000亿,并冲击5000-6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命运共同体”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发展体现,这一理念蕴含着深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从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成逻辑上看,这一理念生成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逻辑下;生成于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历史逻辑下;生成于探索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解
纳米纤维素具有比表面积大、机械性能高、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可降解等优点,这些特性使得纳米纤维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除此之外,纳米纤维素还具有较高的粘度,通常只能以低浓度悬浮液的形式稳定存在,如不进行干燥处理会造成运输成本增加,限制纳米纤维素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对纳米纤维素进行脱水与再分散显得尤为重要。而纳米纤维素在脱水干燥过程中极易发生角质化,导致纳米纤维素保水性能和机械性能降低并产生团聚现象。为了促
氮杂环化合物是许多天然产物的关键活性结构,嘌呤核苷及其衍生物是其中一类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病毒中表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在医药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杂环酮类化合物的构建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合成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典型的具有嘌呤-8-酮结构的杂环化合物,通常采用嘌呤C8-H键卤代-水解反应,金属催化或环化反应合成具有潜在药用活性和效能的类似物。其他杂环酮的构筑通常借助金属或非金属介导
目前,随着清洁能源的大力推广使用,海上风电场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海上风机单机容量不断增加且整体规模也愈加庞大。随着海上风电场的发展,其集电系统因电气设备频繁操作或故障导致的内部高频瞬态过电压也愈加严重。过电压的长期积累将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保护造成损害,严重情况下甚至会损坏设备,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控和解决过电压造成的问题,对不同类型海上风电场内部瞬态过电压进行分类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