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生课堂内外历史学习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传媒的出现增加了中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增强了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此同时,也有大众媒体不顾社会责任和公德,制作一些违背史实、歪曲历史的作品,不仅影响了中学生历史知识的准确性,而且误导了中学生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甚至出现历史认知错位问题。就中学生课内历史学习而言,大众传媒技术逐渐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为中学历史课堂带来了新的选择空间,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进程。但是,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兴趣和态度方面,尽管广大中学生对历史有一定的兴趣,但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加之有的历史教师不恰当引用大众历史作品,容易使学生产生“戏说历史”的不良感受;在课堂知识掌握方面,教师备课过分依赖多媒体,缺乏深度,大众传媒资源与历史课堂知识点联结较少;在历史观的培养方面,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对史实的因果联系讲解甚少,不利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就中学生课外历史学习而言,通俗历史读物、历史影视剧和互联网历史作品的出现,丰富了中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中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但一些大众媒体歪曲历史,严重干扰了中学生对历史的判断,中学生历史知识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正确历史观的培养一直难以建立,阻碍了中学生启蒙思维的拓展,甚至削弱了中学生对于中国优良文化的认同感。大众传媒背景下,课内外历史学习存在共通之处:首先,课内外历史学习的目的一样;其次,两者是相互补充的。但两者也存在差异性:从趣味性角度来说,框架化的历史课堂不如多样化的大众传媒;从准确性角度来说,正规化的学校教育比琳琅满目的大众传媒更规范;从历史观培养来看,课堂教育重于提点感化,大众媒体惯于潜移默化。针对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生历史认知错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学校应发挥教育功效,帮助学生夯实“基本功”;教师应认真甄别真伪,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社会应净化媒体环境,营造历史“第二课堂”;学生应主动独立思考,规避错误历史的误导。
其他文献
R 型变压器是干式变压器产品中的一枝新秀。其铁芯采用宽窄不一的优质取向冷轧硅钢带卷制成腰圆形,而且截面呈圆形,不用切割即可绕制。因此,由此制造的变压器无噪声、漏磁小
语文考试结束不久,平行班的小颖来到了办公室。他一本正经地对他班主任说:“李老师,考试时有几分钟监考老师不在,我有两个字不会写也没有翻书。我还看见前排刘鹏第一题全做错了,应
面对"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如何发展是职业教育界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分析"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特质基础上,从教学内容革新、课程重组、专业重建、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民航事业飞速发展,高科技、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便捷、舒适、机动、安全的运输方式成为了人们出行、货物运输等新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课堂教学的评价显现出许多问题与弊端。教师与家长通常都是以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的标准,导致教学目的有所偏差,只以分数为教学目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非常不利。针对这种弊端,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要使教、学、评从分离到相互融合,实现多样、多元、全面的评价理念与标准,打破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模式,使学生拥有主动权,从而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年发展,已由探索期进入了一个以规范促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规范进程中,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金融创新、投资机构化等进程将加快,利润平均化时代将到来
我喜欢参观名胜古迹,尤其喜欢参观寺院。每到一处,必首先参观那里的寺院,并把参观的门券带回来保存,然后加以分门别类地整理和粘贴,这样就便于分析和研究。门券是一种证券,它
摘 要:为实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所面临困境为切入点,阐述高职院校建设教师发展中心的必要性,并就教师发展中心的具体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困境;必要性;思考  一、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困境  (1)高职院校教师准入门槛低。首先,《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
我队于1979年开始~(210)Po 找矿的移植和试验工作,两年来共处理样品16000多个。在四个已知矿床(点)上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未知地段发现的异常经揭露验证,也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