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范式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己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智能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带来了社会的革新,使人类社会面临着由“工业时代”向“智能时代”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智能技术对于教育领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运行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本主义教学范式开始取代文本主义教学范式成为教学领域的主流价值取向。其中,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使得其更容易受到智能时代价值理念的影响,这也成为其范式转型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长期呈现社会本位、教师主体、灌输式教学的僵化状态,其原有的教学范式无法应对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低下的现状无法得到改变,这也成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转型的内在动力。基于以上原因,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的转型已不可避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智能技术时代的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出发,根植于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价值,聚焦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这一基本概念,以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的内涵、转型条件,以及智能技术时代对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的影响为具体逻辑理路,对于智能技术时代下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转型的相关路径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时代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的顺利转型提供相应理论与实践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由导论、主体部分和结语组成。主体部分包括四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呈示了本研究的缘起和文献综述,然后探讨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重难点及研究创新等。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时代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范式的挑战。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分别分析了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范式的本体追寻、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范式的内在困境以及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范式转型的外部要求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范式的本体追寻层面,作者以“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为基本线索,在探究了教学范式基本内涵以及核心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特性,对于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进行了整体解读。其次,作者总结了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范式在教育理念、教学交互关系以及教学实践模式层面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时代对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范式变革的外部呼声。第二、三、四部分是对于智能技术时代下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转型的理论路径进行探究。作者从教学理念、教学交互关系以及教学模式这三个教学范式的核心领域,提出了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的转型路径。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理念转型层面,作者提出了坚持社会性与个体性并举的学科定位、坚持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并举的教学目标与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举的教学原则。其重点在于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时代下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标,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交互关系转型层面,作者提出要保证教学主体的多元化、教学媒介的智能化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全面化。其重点在于要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利用智能技术教育产品提高思想政治各教学要素的实际应用效率,进而加强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结。在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模式要从“独白式”走向“互动式”,从“课堂教学”走向“混合教学”,从“群体教学”走向“智能教学”,并对相关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经验总结以期对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有所裨益。结语部分对于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范式的研究进行了相应总结,为本文画上了句号。但同时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的研究却仍需继续,在探索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发展的规律,探索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范式的理论架构以及其对实际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等方面仍需不断努力。
其他文献
母性行为是雌性哺乳动物的一种组织良好的照顾行为,以支持后代健康成长和发展。母性行为的良好表现需多种心理功能以及神经机制的协调,应结合多种范式探究。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是调节母性行为的关键脑区之一,多巴胺(dopamine,DA)的活动调节母性行为的动机和奖赏功能。一些神经系统会调节VTA的DA活动间接调控母性行为。例如,神经递质五羟色胺(seroton
培养全科教师是教师教育改革以及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针对全科教师的现状调查反映出全科教师群体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突出,尤其是全科教师对自身身份的认识不足和主观抗拒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通过选取多位小学全科教师进行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揭示全科教师对自身专业身份的认同情况,并深入剖析影响全科教师身份认同的因素,尝试提出有效策略帮助全科教师构建积极的身份认同。本研究正文共有四个
随着我国育人理念从“双基”目标过渡到素质教育再过渡到核心素养,我国的教育评价也由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结果性评价过渡到重参与、重体验、重思维锻炼的过程性评价,旨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育人机制。宏观来看,学生的学习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构成,学习过程质量和学习结果质量共同反映着学生的学习质量。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暴露出阻碍学生多方能力发展和固化学生思维等弊端,以学生学习过程为评估对象的评价方式是
在亲密关系领域,近年来一个非常成功的理论就是Aron等人提出的自我扩张模型,这个模型试图解释亲密关系领域中人类经验和行为的基础过程。总体上,自我扩张模型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原则:1.动机原则:人们会寻求自身潜能的扩展,即有自我扩张的动机,且这种动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2.将他人纳入自我原则:人们实现自我扩张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亲密关系将他人纳入自我。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自我扩张的重点在于增强能力,而不
“幼有所育”是理想社会中的重要一环,是中国迈向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也是目前我国精细育儿趋势的必然需求。但目前我国离“幼有所育”、“幼有优育”还有较长距离,主要体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不完善导致的城乡养育差距大、双职工家庭育儿压力大、部分婴幼儿养育方式不合理的等问题。目前我国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的建设,如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061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重点支持中西部
情绪与我们如影随形,会对我们的认知,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情绪调节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分离式重评是指模拟一个新的视角来改变刺激情境与自己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改变该刺激情境对于自己产生的情感影响。在健康和临床人中,来自于自我报告测量、神经影像学标记以及心理生理的研究都证明是分离式重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一个典型的分离式认知重评情绪调节需要经过自我投射、刺激感知、解释和情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计划组织、学生实践参与、通过旅行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校外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是创新的教育形式,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实践参与等能力。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随着《意见》的提出,研学旅行从政策上被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兼具实践性与开放性的新课程特点,研学旅行已然成为当下教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努力信念、坚毅性等成长型思维因素。成长型思维水平更高的大学生更有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与挫折,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能在遇到挫折后快速适应并且寻找新的努力方向,直至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大学生成长发展容易受到多方面影响,他们在面临学业、生活当中的问题时表现出不自信、不能成熟看待和处理问题等,导致了他们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被剥夺了人性并被当作商品对待时,客体化就发生了。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性客体化作为性别压迫的一种表现形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社会文化和心理风险因素如何共同对女性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Fredrickson和Roberts在1997年提出了客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不断经历的性客体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个体内化,从而导致自我客体化。自我客体化是观察者对自我看法的内在化,其主要特
随着教育的发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关注的核心。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明确了全面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而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技能中的重点,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师范生该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培养过程有着诸多局限,因此培养改革与发展势在必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影响着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变化,信息技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