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结构类型视角下的德国图景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ey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紧密,青少年参加的各类文化交流项目也不断增加。近年来,无论是官方组织的两国之间的大型互动,还是通过民间交流组织去往其他国家的交流,或者是以友好学校为基础的交流访学,都广受欢迎。2015年10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将2016年定为“中德青少年交流年”,更是对青少年交流项目的肯定和推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国学生的德国图景为研究对象,以他们德国图景的知识构成为重点,比较分析德国的学习生活经历对他们德国图景的影响和构成。一个人的德国图景,不仅是他对德国这个国家的印象。它既涵盖了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和认知,也体现了对这个国家的好恶和情感。德国图景是一个复杂的集合,根据不同的理论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同时人们对于一个国家的印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其自身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论文通过对十位有着不同德国交流经历学生的访谈,了解分析他们德国图景的构成。本文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对采访的内容从五个维度(即人、产品、政府、文化、旅游)进行分析整合,以此来阐明中国交流学生德国图景的构成及不同的交流经验对其德国图景的影响。具体来说,论文着手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受访者的德国图景具体是如何构成的;2)受访者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知识结构类型来表达他们的感受的;3)德国的交流体验对受访者的德国图景以及其知识构成有哪些影响。围绕这三个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不同交流项目的流程和特色,接着在理论部分阐述了国家图景以及德国图景的构成和特点,分析说明知识结构类型与刻板印象在对于本文关注问题的分析上的优劣。为了获取分析需要的材料,本文选取了拥有不同跨文化交流背景的十名受访者并分成两组,分别是曾经有过在德国交流生活经验组和未曾在德国交流生活组。受访者年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增加了样本的多样性。采访形式是半开放的叙事访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受访者介绍自己的德国交流经历,第二部分采访者根据其介绍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由受访者选择性回答,在最后阶段受访者还有机会对自己之前提出的观点进行补充或者对自己的德国图景进行总结论述。在采访时受访者均被告知尽量联系自身的体验自由地表达观点。通过对十位受访者的德国图景的描述以及其知识结构类型的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具有德国交流经验的受访者更倾向于以自身经历结合普遍认知对于事情进行分析性论述,往往会有一些与主流印象不一致的看法;2)当个人经历与原有认知相左时,受访者绝大多数选择相信自己的个人经历是真实有代表性的,原有的印象将失去可信度;3)没有德国交流经验的受访者偏向于引经据典,对于一些观念虽然带有怀疑性质,却依旧会作为他对德国的了解而提出;4)在谈论德国图景时,最常用的知识结构类型是“印象”和“格言”。总体而言,受访者对于德国拥有良好的国家图景。与目前的研究相比,本文将学生交流项目与德国图景的知识结构类型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通过质性调查叙事采访的方式,分析了中国学生德国图景的内容和构成,得出了新的结论。本论文的局限在于,没能进行历时性的研究来分析受访者的德国图景的形成过程。论文的最后一章“研究展望”中,提出了有待改善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期望能给本领域的研究带来一些微薄的动力。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在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也进一步地推动着国民经济发展。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我国,农村住房作为农民最重要的家庭财产,对其抵押、担保、转让,政府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在保障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基础上,促进农
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十三五”规划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列为未来发展的四大新兴产业,物联网被广泛的应用于居家养老、智能公交、
随着新一代网络技术的面目逐渐变的清晰,新的网络技术的趋势是以IP为基础,以分组交换为内核,以多业务统一传输为特点。因此迫切需要旧的技术进行互相融合和逐步演进。而传统
长度测量的精度和量程对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的激光测距研究常采用的方法有飞行时间法、相位法、干涉法,飞行时间法测距精度较低,相位法存在模糊距离
数字环境下,许可使用成为图书馆采购和利用电子书的重要方式。由于电子书产业发展很快,电子书的定价模式和许可模式尚未成熟,不同利益群体为了自身利益极力争取定价权和有利
随着计算机视觉的不断发展,人脸检测和识别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且被广泛应用。作为人脸的重要属性,年龄估计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是目前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采用虚拟仪器技术搭建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常会出现下述几类问题:一是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系统对服务器的存储计算能力要求不断增加,对企业的数据
复合结构感应电机(Compound-Structure Induction Machine,CSIM)作为一种新型电气变速器,可以获得更多的能量转换方式,非常适合应用在机电能量变换形式繁多的混合动力车(Hybr
3D显示技术越来越火热,能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及更好的视觉体验。然而观看立体影像的过程中所引发的不舒适感与疲劳限制了其自身发展。立体深度运动是引发不舒适与疲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