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j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严重胸外伤(Severe chest trauma,SCT)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为成功救治SCT合并多发伤患者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SCT合并多发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受伤-入院情况、院内救治情况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预测效能。数据资料通过SPSS 24.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流行病学特征早期救治组共119例患者,我院首诊15例(12.61%),外院转诊104例(87.39%)。男性93例(78.15%),女性26例(21.85%)。年龄14~84岁,中位年龄50(37,63)岁。创伤最高发于31~40岁。最高发职业为农民。每日创伤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8~11时、15~20时。最常见受伤机制是道路交通伤(75/119,63.03%)。胸部损伤均为钝性胸外伤,最常见损伤为肺挫/挫裂伤(100%),其次为肋骨骨折(85/119,71.43%)。最常见的合并伤部位为下肢及骨盆(79/119,66.39%)。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中位数为29(25,36)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中位数为12(5,15)分;胸部创伤严重度(thoracic trauma severity,TTS)评分中位数为9(7,11)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中位数为13(8,20)分。38例(31.93%)患者入院24h内行急诊手术,84例(70.59%)患者行择期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呼吸衰竭(51.26%)、肺部感染(37.82%)及休克(36.13%)。最终死亡20例(16.81%)。2.死亡危险因素ISS、APACHEⅡ、血管活性药物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ISS、APACHEⅡ及三者联合死亡预测概率的AUC分别为0.808、0.845、0.904,最佳临界点分别为31.5分、22.5分、0.319。结论:1.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发伤易发生在劳力适龄年龄段且交通事故、工业生产是导致多发伤的主要原因。2.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较高的ISS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是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低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成人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最佳治疗方式。方法:电子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辅以互联网络检索。检索主题词与自由词是由大量文献阅读后及Me SH数据库确定的(详见附录Pub Med检索策略)。搜
目的: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在基层医院常见,死亡率也相对较高,通过给予重症患者输注冰冻血浆治疗,观察输血浆的临床效果,借此评估能否改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预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5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中毒患者均符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2016)》的诊断标准。依据患者是否输血浆分为血浆组
背景:脓毒症通常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如果患者不进行积极治疗,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临床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 s Campaign,SSC)的治疗方针中早期进行规律乳酸检测是降低重症监护室(Inten
目的:探究人β防御素-1(human beta-defensin-1,HBD-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中的血清浓度,并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比较;评估血清HBD-1水平对ACLF患者短期(28天)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住院且诊断为ACL
目的:通过对手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与开腹手术(Open surgery,OS)在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手术效果分析,探讨手助腹腔镜手术在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44例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HALS组(
目的:终末期肝病(end stage of liver disease,ESLD)是指由于各种损伤因素持续作用于肝脏导致的肝病终末期阶段,包括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等不同临床类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ESLD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liltration rate,GFR)降低、血肌酐(serum cr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S100β蛋白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TOAST病因分型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计12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且在发病48小时内住院,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急性梗死灶。其中男性患者91例,女性患者38例,最大年龄
目的:肝衰竭(liver failure,LF)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预后极差。本文通过对肝衰竭合并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病例的分析,探讨肝衰竭的定义、发病机制、分类分期、诊断、治疗以及肝衰竭与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肝衰竭的了解,提高对肝衰竭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肝衰竭合并反复腹腔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肝衰竭的定义、发病机制、分类分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下套扎式贲门缩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伴食管裂孔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符合要求的28例行经口内镜下套扎式贲门缩型术的GER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患者手术前1天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胃食管反流病问卷量表(Gastroesophage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磁共振脑白质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招募对照组17例,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分为以下5组:C组,对照组;P0组,脑梗死基线病例组;P1组,脑梗死复查病例组;PN1组,复查认知正常病例组;PA1组,复查认知异常病例组。对照组、病例组脑梗死发作基线时及脑梗死发病后一年均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序列(包括轴位T1WI、T2WI、T2F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