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态电极熔盐电解提取镧系元素(Pr、Tb、Ho、Tm)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n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熔盐电解精炼法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技术之一。研究锕系和镧系元素在不同电极上电沉积机制,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为熔盐电解分离提取锕系和镧系元素提供基础数据是非常必要的。本工作在Li Cl-KCl熔盐体系中,以固态金属(W、Mg和Cu)和液态金属(Zn和Bi)为工作电极,在723-923 K温度范围内,探讨镧系元素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过程,并从电极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比较不同电极电化学提取镧系元素的提取速率和提取率。(1)采用电化学方法(方波伏安、循环伏安、线性极化和开路计时电位法)研究Pr(III)在W和Zn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反应机制。Pr(III)在W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是一步三电子转移的准可逆过程,线性极化法测定了Pr(III)/Pr(0)电对在W电极上的动力学性质(交换电流密度和电荷转移电阻),计算电极反应的活化能为21.13 k J mol-1。Pr(III)离子在Zn膜电极上的电还原机制为:Pr(III)+x Zn+3e-→Pr Znx。由于PrxZn化合物的生成导致Pr在Zn膜电极上还原峰电位正移,计算了Pr在Zn膜电极上的去极化值;同时计算了Pr在Pr-Zn合金中的活度和偏摩尔Gibbs自由能及Pr-Zn金属间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35)Gf(Pr Znx)、焓(35)Hf(Pr Znx)和熵(35)Sf(Pr Znx)。采用Zn电极恒电流电解提取Pr,SEM-EDS和XRD表征结果表明:提取产物Pr-Zn合金由Pr Zn11、Pr Zn17/2、Pr Zn58/13、Pr Zn11/3和Pr Zn合金相组成。(2)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Tb(Ⅲ)在Cu和Zn电极上电化学还原机制,Tb(Ⅲ)在Cu电极和Zn电极均可还原生成金属间化合物TbCux和Tb Znx,使Tb(Ⅲ)在Cu和Zn电极的还原峰电位均正移,计算了Tb在不同电极上的去极化值,发现Tb在Zn电极上的最大值为0.71 V,大于在Cu电极上的最大值(0.38 V),可推测Zn电极上更易提取金属Tb。通过测定的Tb-Cu和Tb-Zn金属间化合物的平衡电位,计算了金属Tb在Tb-Cu合金和Tb-Zn合金中热力学数据以及(35)Gf(TbCux)和(35)Gf(Tb Znx),结果发现Tb Zn12和Tb Zn17/2的(35)Gf小于(35)Gf(TbCux),推测Tb Zn12和Tb Zn17/2比TbCux较易生成。采用线性极化法测定Tb(Ⅲ)/TbCu5电对和Tb(Ⅲ)/Tb Zn12电对的交换电流密度,在723~823 K温度范围内,Tb Zn12/Tb(Ⅲ)的交换电流密度均大于TbCu5/Tb(Ⅲ)的交换电流密度,而Tb Zn12/Tb(Ⅲ)电荷转移电阻较小于TbCu5/Tb(Ⅲ),可以推断:在相同温度时,熔盐中Tb(Ⅲ)在Zn电极比Cu电极上的反应速度更快。分别以Cu和Zn为工作电极,相同的条件恒电流电解提取Tb,采用SEM-EDS和XRD分析表征合金产物。并在提取过程中,利用ICP-AES测定熔盐中Tb(Ⅲ)浓度的变化,计算不同提取时间的提取速率和提取率。提取2 h时,Cu和Zn电极的平均提取速率分别为0.96×10-5 mol cm-3 h-1和1.98×10-5 mol cm-3 h-1,Tb在Zn电极上的提取速率大于Cu电极,这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分析结果一致。探索了电极材料Zn和提取产物Tb-Zn合金与熔盐的相互作用,发现极化条件下可抑制金属Zn的溶解,溶解速率可降低一个数量级。(3)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Ho(III)在W、Mg膜和Zn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机制。Ho(III)在W电极上的反应是一步三电子转移的准可逆过程,通过开路计时电位得到Ho(III)/Ho(0)的平衡电位和表观电位。Ho(III)在Mg和Zn膜电极均可还原生成金属间化合物Ho Mgx和Ho Znx,使Ho(III)在Mg和Zn电极上的还原峰电位均正移,并计算了Ho在不同电极的去极化值。发现Ho在Mg电极上最大值(0.09 V)比在Zn电极上(0.61V)小,说明Zn电极上更易提取金属Ho。利用开路计时电位法计算了金属Ho在Ho-Mg合金和Ho-Zn合金中热力学数据以及(35)Gf(H o M xg)和(35)Gf(Ho Znx),结果发现(35)Gf(H o Z xn)小于(35)Gf(Ho Mgx),可以推测Ho Znx比Ho Mgx较易生成。分别以Mg和Zn为工作电极,恒电流电解提取Ho,得到了Ho-Mg和Ho-Zn合金。SEM-EDS和XRD的表征结果表明Ho-Mg合金由Ho5Mg24、Ho Mg2及Ho Mg相组成,而Ho-Zn合金由Ho2Zn17和Ho Zn2两相组成。利用ICP-AES分析,计算了不同提取时间的提取速率和提取率。Mg电极提取7.5 h,平均提取速率和提取率分别为0.58×10-5mol cm-3 h-1和67.7%,而Zn电极提取5 h,分别为1.03×10-5 mol cm-3 h-1和79.9%。(4)利用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法测定了Tm(III)在W、Cu和Bi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机制。Tm(III)离子在惰性W电极上是两步电子反应:Tm(III)→Tm(II)→Tm(0)。Tm(III)在Cu和Bi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机制均发生改变,存在一步三电子转移反应:Tm(III)+x M+3e-→Tm Mx(M=Cu、Bi)。实验结果表明:电极材料不仅影响电极反应速率,也能够改变电化学反应机制。由于Tm Cux和TmBix的生成导致Tm(III)在Cu电极和Bi电极的还原峰电位正移,计算了Tm在不同电极的去极化值。Tm在Cu电极上最大值(0.68 V)比在Bi电极上(0.79 V)小,说明在液态Bi电极上更易提取金属Tm。分别以Cu和Bi为工作电极,恒电位电解提取了Tm,并利用SEM-EDS和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u电极上不同电位电解,分别制备了Tm Cu5、Tm Cu2和Tm Cu金属间化合物;而在Bi电极上,提取产物中含有TmBi相。
其他文献
Mohs显微描记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非黑素瘤性皮肤癌的标准手术术式。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周围神经侵犯或解剖结构特殊时,术中常规HE染色可能无法精准判断手术切缘,从而导致漏切和癌症复发。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特异性表达的标志物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切缘性质。荧光引导手术可在术中实时评估肿瘤边缘,并指导手术切除。本文旨在对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确定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乳房外Paget病、隆突性纤维肉瘤和皮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年产量达到1011-1012吨。纤维素可通过水解、加氢、氢解和氧化等方式转化为包括乙二醇、丙二醇和乳酸等高价值化学品,但天然木质纤维素转化为C2-C3醇/酸化学品过程中存在相关问题:(i)纤维素转化浓度低(<5%),增大纤维素浓度时出现目标产物选择性下降和积碳现象。(ii)催化剂循环稳定性差,在高温高压水热环境中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发生变化,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锂离子电池自商业化后,就凭借自身优势占领了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套电源市场,并极大地推动了新型交通工具的发展。然而,由于当前使用的商业化石墨负极较低的比容量(372 m Ah g-1)很难满足未来多元化电子设备的发展需要,因此,亟需开发出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和高倍率性能的下一代负极材料。基于转化反应储锂的四氧化三铁(Fe3O4),因其比容量高、安全性能好、自然资源丰富、无毒无害和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已成为我国成年人群致死/残的首位病因,其标准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血管内机械取栓或静脉溶栓通过疏通堵塞血管,恢复血液灌注,以挽救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然而,血液再灌注可能会继发炎症、氧化应激、钙超载等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
主持人:感谢各位莅临2022年一季度债市研判六人谈。我们请五位专家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及流动性、投资策略、资管产品和绿色投资等视角为我们进行深入剖析。首先请徐洪才先生为我们解读中国宏观经济大势。徐洪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也深刻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概括起来,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新格局将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缓慢复苏的过程。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
期刊
以自发对称性破缺为特征的铁性材料,具有能量和结构上的多重简并态,并易为共轭外场所调控,奠定了当今信息时代的物质基础。自朗道学派提出著名的磁电耦合自由能项~(?)2-(?)2以来,铁性序参量的共存和交叉耦合,即多铁性,广受关注。这些非共轭物理量间的调控,极大地扩充了原本单一的功能性,尤其是磁电耦合的概念,促成了对固体中电磁现象统一性的理解。事实上,实现磁电耦合并非易事。一方面,铁电和磁性的序参量遵循
氧化还原稳态,是指细胞内氧化物种和还原物种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氧化还原稳态作为细胞的一种先天防御机制,严重制约了活性氧(ROS)或活性氮(RNS)等活性物种介导的肿瘤治疗。尤其是乏氧肿瘤,细胞内抗氧化系统的激活增强了自身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导致其对各种活性物种介导的肿瘤治疗均不敏感。由此可知,氧化还原稳态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值得一
纳米颗粒物(nanoparticles,NPs)是指三维中至少一维处于100 nm以下的颗粒物,其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由于其较小的粒径,NPs表现出独特的理化性质。目前,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工合成的NPs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消费品中。由于NPs的大量使用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次生纳米颗粒物不断向环境中排放,NPs在环境中的行为及给环境带来的生态风险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NPs进入环境后将发生一系列
电介质电容器因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率快、使用寿命长及工作稳定性好等优势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脉冲激光等电子系统和脉冲功率技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与电池、电化学电容器相比,低的储能密度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进程。加之,随着电子器件不断向微型化、集成化、轻量化及柔性化发展,这就对电介质电容器的储能密度和柔韧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容器的储能密度主要由电介质材料决定,薄膜电介质材料因击穿场强高且可实
基因复制可为物种的演化提供遗传基础。复制事件的产生主要有三种类型:染色体非对等交换、转座复制以及全基因组复制。复制基因有三类演化结果,即新功能化、亚功能化和丢失。通常全基因组复制产生的复制基因经新功能化或亚功能化进化出不同的功能,为植物的生长、形态建成以及生物、非生物胁迫抗性等提供新的适应性,对物种的演化有着重要影响。玉米基因组较庞大,且复制基因多,现有研究推测玉米经历了至少三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