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及C、N循环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ao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相互关系目前还研究很少。本研究以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落叶阔叶林样地植被群落和土壤调查以及典型样地的温室气体排放测定,分析了土壤理化指标、土壤代谢水平、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特征、生态系统生物量、生态系统C、N库及以土壤CO2、N2O、CH4通量的区域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C、N循环状态等彼此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土壤性质等的关系,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研究区土壤属于森林棕壤,绝大多数pH<7,呈酸性。土壤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在不同样地间存在差异显著。土壤含水率、TN、TC、碱解氮、土壤有机质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土壤容重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研究区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常见乔木树种约41种,山杨(Populus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硕桦(Betula costata)、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为该研究区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群落的最优势树种。灌木层物种数、盖度及密度、草本层植物密度以及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等均与乔木层的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各层植物的密度、盖度、物种数等指标随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的变化而存在差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容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草本层植物的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与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pH、土壤TC、TN、土壤碱解氮含量等土壤理化指标存在显著相关。  (3)研究区最大的C、N库是森林土壤,其次是乔木层植物。本研究建立了暖温带森林15种林下灌木的相对生长模型,并得出了该研究区域多数灌木的普适相对生长模型。地上生物量以乔木层占绝对优势。乔木生物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灌木层生物量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各层生物量不同坡向间存在显著差异。各层生物量不但与群落层组成结构存在相关关系,而且与土壤容重、TC、TN、碱解氮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率等存在相关关系。  (4)土壤CO2、CH4、 N2O等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热环境及土壤理化特性有一定相关关系,并与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特征及生态系统生物量等存在关系。土壤CH4排放随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存在季节性“源”和“汇”差异,土壤CH4排放通量在4月表现为“源”,其他季节均表现为“汇”,吸收的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土壤CO2排放年动态过程为单峰曲线,夏季最高;土壤N2O排放通量在3月最高,其次是在湿热的夏季;CO2通量与土壤5cm温度相关性最高,N2O通量与表层土含水率相关性最高。土壤CH4、 N2O、CH4排放通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群落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各层生物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作为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即著名的“全球变暗”现象。这一趋势并未持续至90年代,而是在80年
将水稻矮缩病毒(RDV)外壳蛋白基因S8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重组转移载体pVL1393-S8与线性杆状病毒AcRP23.LacZ共转染草地夜蛾细胞sf9,经过细胞体内同源重组、PCR
湖库富营养化及其导致的藻类水华改变了水体理化特性,破坏了生态系统完整性,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蓝藻水华的防治一直是湖泊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旨在
  本文利用多种手段,从体内外多角度进行了研究。通过MTT比色法、集落形成实验、形态学观察、DNA电泳、流式细胞术分析及荧光光度法检测Fura-2/AM标记的Ca2+浓度,发现一定浓
该文结合天然林保护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当前林学与群落生态学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林业实际探讨三江平原低山丘陵区现林的动态经营.对现有林中有重要地位的蒙古栎林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文化作为传播的新媒介,以其特有的、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着青少年学生。但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阵地,反之,则效果恰恰相反。  关键词:网络;德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68  网络已成为当下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极大地影响着大学
该文以森林采伐对尺蛾群落的影响为题研究了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中的植食性昆虫的影响.收集了四川省平武生县王朗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7个样点的尺蛾标本5710号,鉴定到种的共
该文将粮食产生处理的各个环节包括收割、脱粒、精粮、干燥、储藏、加工、运输等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从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等多方面去分析研究粮食产后系统,应用系统工程
该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磷水平条件下接种VAM真菌Glomusmosseae、Glomusintraradices和Glomusmosseae+Glomusintraradices对棉花、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磷和接种VAM都
异形叶性现象是植物界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现象,异形叶性现象被认烛植物体沿式轴的生理梯度的体现.在影响异形叶性及生理梯度的诸多因素中,激素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该实验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