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频率对消失模铸造AlSi9Mg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十九届河北省铸造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自制的三维振动台,将砂箱固定于振动台上,实现共振,研究了一维振动(垂直振动)时,振动频率的改变对AlSi9Mg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动凝固技术对细化合金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有很大改善.一维垂直振动,振幅为0.11mm,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晶粒尺寸先减小后有变大趋势,当振动频率为36Hz时,金相组织均匀细小,趋向于球状或蔷薇状,晶粒尺寸为80μm.振动频率对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影响较大,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抗拉强度、布氏硬度及伸长率均先增大后减小,振动频率为36Hz时.抗拉强度较普通铸态提高了16.5%,布氏硬度提高了23%,伸长率提高了35%.
其他文献
应用DEFORM-3D软件对7075铝合金半固态模锻充型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合金温度对7075铝合金杯形件充型过程的影响规律.在模拟的基础上,利用压力机及杯形实验模具,进行了半固态7075铝合金流变模锻成形,研究了合金温度对7075铝合金杯形件半固态模锻组织均匀性的影响,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合金温度越高,充型越不平稳;在压头温度400℃,成形速度3.5mm/s,成形比压50MPa的条件下,随着合
本文注重介绍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以及常见的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最后概述了当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将铸渗法与消失模铸造技术相结合,制备钢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层涂料和耐火涂料依次粘附在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制成的铸件模型上,然后用干砂振动造型.浇注过程中利用高温金属液在毛细管力、负压吸力、铁水静压头等综合作用下,向合金粉末空隙渗入,待合金凝固后,铸件表面就形成了一种特殊性能的复合材料,该工艺既适合于铸件的局部复合,也适用于铸件整体复合.研究了SiC、WC、Ni-WC、Cr-Fe合金颗粒
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利用高能量激光束产生高温将设计好的二维截面上的金属合金粉末熔化,由下而上逐层打印实体零件的一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它具有尺寸精度好、表面质量高、致密度好和减少材料浪费的优势特点,已经成为增材制造技术在金属零件成型领域中的一项热点技术.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的设备研发、软件开发、材料工艺、成型工艺、应用探索等方面进行
钢铁材料特别是截面差较大结构复杂的合金钢铸件在热处理过程中淬火水冷易产生变形和开裂,而导致产品报废,经常造成生产上的极大浪费.本文利用样品开发过程中的实例对其裂纹形成进行了简单分析,且针对热处理工艺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达到满足产品性能的同时保证产品安全生产的目的,并对类似产品的热处理工艺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了保温时间对亚共晶灰铸铁冶金质量的影响.根据热分析仪器测得试样的冷却曲线,并结合金相,分析了保温时间对曲线特征值的影响和石墨形态及共晶团数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TAL、TEM和TER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石墨形态出现过冷石墨的倾向愈加明显;共晶团数量减少.
本文主要从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外观质量、物理特性、表面处理、耐腐蚀性、气密性、阀体铝合金化的前景几方面对铸造铝合金ZAlSi7MgA(ZL101A)-GB/T1173、AlSi7Mg0.3-EN1706与HT200以及普通纯铝和常用铸造铝合金ZL101之间的区别进行了阐述,讨论了阀体零件材质选用ZAlSi7MgA(ZL101A)-GB/T1173、AlSi7Mg0.3-EN1706的可行性.
极简式浇注系统具有充型速度快、热场分布合理、工艺出品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本文通过几个实例,阐述极简式浇注系统在消失模管件生产中的应用.
作为新一代成型技术,3D打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型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而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的多功能化陶瓷零件,在建筑、工业、医学、航天航空等领域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陶瓷材料及其快速成形技术的研发已成为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文综述了近年来陶瓷3D打印技术的进展,分别从陶瓷的打印技术和陶瓷原料方面论述了3D打印技术,对陶瓷3D打印技术前景
介绍了三乙胺冷芯盒树脂砂再生的方法、再生砂质量性能指标,进行三乙胺冷芯盒树脂废旧砂再生实验,并对再生后的砂子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