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改性PVDF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学部第七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湿法相转化法,研究PU加入对PVDF膜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对PU改性PVDF(u-PVDF)膜微观结构进行观察,以水为非溶剂,采用浊点滴定法测定了PVDF/DMAc/H2O、PU/DMAc/H2O体系的三元相图,并测试了u-PVDF膜的水通量J、接触角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PU使得PVDF铸膜液的分相速度提高,从u-PVDF膜SEM照片断面结构可见指状孔相对膜厚尺寸有所增加;与PVDF膜相比,u-PVDF膜具有通透结构,且上表面接触角变小,断裂强力下降,断裂伸长率上升.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弹性重叠网和物理网络拓扑脱节的问题,本文利用从IPv6地址中获取智能节点位置信息,将改进的Chord方案应用到智能节点组网中,构建了一种基于IPv6环境下的具有层次化标识符的DHT系统,使处于相同自治域或互为近邻的节点在重叠网络中也能够彼此邻近,使智能节点组网后的逻辑拓扑与实际的物理拓扑更加一致,从而提高网络性能.
通过试验来研究不同温度对不同植筋深度的植筋拉拔承载力的影响.设计制作了25个试件,试件植筋深度为10d和15d,分别在高温下进行拉拔试验.试验中,记录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各种工况下的拉拔承载力.对比分析了常温和高温下具有相同植筋深度的试件承载力和不同植筋深度在高温下拉拔承载力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350℃后,高温下植筋拉拔承载力降低为常温下的10% ~20%.
为测定水泥-粉煤灰复合浆体中粉煤灰、水泥的水化程度,采用盐酸选择溶解法测定粉煤灰的水化程度,再结合水化热法计算复合浆体中水泥的水化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化早期,粉煤灰仅作为惰性材料填充于复合浆体的孔隙中.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水泥的水化程度逐步提高,但单位体积中水化产物的总体数量为减少.
通过2片井字粘贴GFRP加固砖砌体墙及1片对比墙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了采用井字粘贴GFRP布来增强砖砌体墙抗震能力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单、双面井字粘贴GFRP布对砖砌体墙抗震加固效果的影响,证明了GFRP布井字粘贴于砌体表面不仅可以直接参与墙体受剪作用,更能够通过间接加固作用提高砌体墙自身抗剪能力,改变剪切破坏类型,提高砌体墙的抗裂性能和受剪承载力,使抗震性能得到显著改
耐湿热老化性能是环氧树脂建筑结构胶的重要性能指标,在结构加固工程中正日益受到重视.从双组分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特点出发,利用沸煮法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固化剂对环氧结构胶的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固化剂复配的方法,改善了结构胶的耐湿热老化性能.
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抗剪性能是评价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纯剪试验,对植筋加固中新旧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了植筋深度、级别、直径和根数、植筋胶的性质(有机植筋胶和无机植筋胶)、界面处理方式等不同参数对新旧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渗透性是导致钢筋锈蚀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入减水荆和复合掺合料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可以延缓钢筋锈蚀的发生,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采用渗水性实验及NEL法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渗透性,所得的渗透性规律一致,同时用半电池电位法测定了模拟海洋环境下进行干湿循环的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电位.结果表明,混凝土渗透性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程度,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可用渗透性结果来评价混凝土的护筋效
为满足某特殊工程使用条件,在严格控制钢梁截面高度不超过250mm的前提下,要求在跨度为24m的大跨高比情况下能满足:①单根钢梁在1.5kN/m荷载作用下跨中挠度不超过100mm;②平面组合钢梁体系在单根1.5kN/m荷栽作用下自振频率大于2.0Hz;③单根钢梁在3.13kN/m荷载作用下(在L/4和3L/4增设保护性支座)梁体不发生破坏等使用条件.试验采用预应力技术利用预拱和弓弦加强效应对钢梁进行
本文对超载破坏后的混凝土梁采用压力灌浆法和梁底表面嵌固碳纤维板条法进行了加固,加固后构件受弯过程中符合平截面假定,可以通过理论公式计算承载力.结构性能试验表明,加固后梁的承载力、刚度、裂缝特征等均比加固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超载破坏的混凝土梁依然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本文对弓背式表面嵌固法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挠度、裂缝形态等结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弓背式表面嵌固法将碳纤维(FRP)板条布置于主拉应力迹线的方向,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碳纤维抗拉强度高的特点,可以同时提高混凝土粱的抗弯及抗剪承栽力,并对刚度和抗裂性能也有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