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笔下的近代港口城市经济变化格局--以福州为例

来源 :首届“港通天下”国际港口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m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口岸城市开港通埠后,城市经济在延续传统格局的基础上,也产生了诸多变化和发展的新气象.这些变化昭示港口城市不可避免地要步入现代化的轨道.本文以福州港为例,以西文文献记录为主要观察视角,考察近代港口城市在西力东渐的冲击下,如何呈现出一种变化格局和因应发展的面貌.
其他文献
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线,质量建设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第一要务.聚焦质量建设,加强质量保障是西南交通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共同的要求.本文从优质教育资源引进、质量建设的要求、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质量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入手,着重介绍利兹学院优质教育资源保障体系、教育教学管理保障体系、师资队伍保障体系和学生支持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随后,引出利兹学院的办学理念.最后指出,质量
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和改革五方面入手,介绍了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在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探索.
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外语不仅是学习的目标,而且是教学语言和学习工具,因此学生不仅要能够完成相应外语学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学习中方便地使用外语完成专业学习.然而,目前的大学外语教学仍然是以阅读和听力等输入型技能训练为主,难以适应国际课程学习需要,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相去甚远.本文围绕合作办学外语能力培养要求,以北京化工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学为例,重新审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
历史上上海地区和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关系,宋元之际上海地区的港口发展经历了转折.上海地区市舶机构的设置"从无到有"是在华亭县青龙镇实现的,也曾因为周边贸易地理的变化而使华亭县和青龙镇的市舶务一度上升为市舶司及分设机构.在南宋晚期青龙港经历了极盛后的衰落,而上海地区港口经历了从以青龙港为中心向周边镇港分散的过程.当时华亭成为东南一大县,继续着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港口分布和兴衰却发生新的变化.港市的分布
招商局是在中国洋务运动中诞生、发展到今天仅存的一家民族工商企业,它跨越3个世纪,经历4次政权更迭依然基业长青,招商局的发展轨迹和经营理念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招商局以航运起家,在中国近代港口城市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改革运动.本文旨在阐述招商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港口城市产生的深远影响.
根据新近发现的《浙江省沿海图说·坿海岛表》关于"双屿山"和"双屿港"的描述,可以确定"双屿山"即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六横岛双屿水道中央"上、下双峙山".这里也是16世纪葡萄牙人贸易根据地"Liampó"的所在地.葡萄牙人离开双屿门之后,赴粤海找到新的栖息之地澳门,解决了贸易出路问题.而考察双屿港、双屿门和双屿山的具体方位,双屿港的填塞,葡萄牙人居留地的性质和规模,也就找到了葡萄牙人进入澳门的浙江起源
海丰镇遗址位于河北省黄骅市东南15千米海丰镇村南,是一处以金代遗迹、遗物为主且内涵丰富的文化遗存,尤以出土大量砖建筑基址和精美瓷器引人注目,被认为是与金代贸易集散、瓷器出口等关系密切的海丰镇旧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不断升温,海丰镇沉寂了多年后被重新推向前台,并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工作,本文就
"小白礁Ⅰ号"沉船具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它不仅呈现了诸多中国古船元素,还发现一些首见的技术特点,由此引发学界对"小白礁Ⅰ号"是一艘中国船还是外国船的问题的研讨并存有不同的考古认知.本文通过"小白礁Ⅰ号"出现的中国造船元素和独特的技术特征的汇总比较后,认为"小白礁Ⅰ号"是一艘中国船匠在东南亚建造的由中国船民使用的中国船的可能性最大.
海上丝绸之路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本文仅简要的做一些介绍,从中了解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影响.源于中国汉代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资、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友谊奠定了基础.中国是航海古国,也是造船大国,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为实现"海上丝绸之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08年10月,张家港市骏马农林公司内因花卉种植翻土暴露出大量瓷片及砖石遗迹;经调查后确认了这处六朝至隋唐时期的遗址,因遗址紧邻黄泗浦河道,故名黄泗浦遗址.通过考古工作,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生产生活遗迹和遗物,真实再现了其时社会民众的生产生活状况,确认了黄泗浦遗址唐宋时期的港口集镇性质,其范围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出土瓷器之多,在全国同时期遗址中较为少见.因遗址位置与文献记载的鉴真东渡起航地契合,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