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质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uhu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质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手段,完全符合了物尽其用、财尽其流、值尽其位的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符合了鼓励交易、保护交易、繁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属于大陆法系的瑞士、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都对转质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 我国《担保法》虽未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4条肯定了转质制度,然而,由于该解释对转质的适用范围以及转质各方当事人权益的配置等均未能作出详细规定,造成司法实践中极大的困惑。 本文深入研究转质制度,不仅可以丰富和繁荣担保物权理论、指导司法实践,同时也可为我国物权法正确规定转质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立法参考。
其他文献
灌溉用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但是在水资源的相对和绝对短缺的前提下,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多种形式的水纠纷频繁涌现,特别是农户之间的争水纠纷。现实中这些争水纠纷的出现危害到农业生产安全、破坏了社会秩序,但没有有效的解决措施。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资源寻求对此一问题的解决,其中水权制度的确立、完善与各项职能的发挥对于配置权利、从根本上预防、消除争水纠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泱泱大国生存的先决条件,而水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取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维系农业生产的支撑。没有水就没有农业。中国能以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其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有40%的耕地是灌溉农田以及在灌溉条件下的农作物多熟制,使中国在世界创造了奇迹。但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水资源总量
农业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农产品安全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与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当前中国农业土壤环境污染的基本情况表现为污染面积增加、污染类型增多、污染负荷增强。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国农业土壤污染的四大原因,中国现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形式和内容上的缺陷,提出了确立“预防为主”的立法原则、“效益主导”的污染整治模式、以“外围法尚未予
我国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废水污染和工业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农业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成农业建设和农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针对当前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情况,加强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推进农业建设。
本文在明确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生物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基因生物对自然生态环境、人体健康、人类社会秩序等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而论证法律规制转基因生物的必要性。在立法实践方面,评述了国外规制转基因生物两种模式差异和产生原因,对我国转基因生物规制体系从体系构建和制度完善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在WTO 框架下探讨能源问题,并非是一个新的题材。WTO 成立前后,国外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一课题,并着手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一系列能源事件触动了世界能源安全的敏感神经,国际社会对于国际能源秩序的关注度日深,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更加活跃,国外一些能源法律政策研究机构,纷纷就此开展专题研究,并力图通过富有成效的学术成果影响国际立法进程。国内学术界目前鲜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事实上,身在中国这样一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中国石油进口量的猛增,如何维护能源安全已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而能源领域的多边合作是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探讨国际能源机构的法律制度及其对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欧佩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的英文简称,成立于1960 年,由12 个世界上主要产油国组成,所拥有的石油储量和石油生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以统一和协调石油政策为主要宗旨。在成立后的前十年里,它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收回石油主权的斗争、国内经济建设和欧佩克组织建设等方面,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碌碌无为。真正使欧佩克一举成名的
进入21世纪,全球开始面临能源短缺的危机与挑战。为保障能源的长期和稳定供应,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将能源安全问题列为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内容,在能源领域展开合作与竞争,并采取一系列国内和国际措施加以保障。这些措施主要包括:通过立法维持和加强国内的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包括与国际能源机构的协调与合作,并在国际上采取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多种综合手段以保证获得安全的石油供应;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称“新合同法”)于1999年10月1日生效。在此之前,我国立法机构在立法的过程中吸纳外国(或地区)的法律制度的主要途径是参考和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和学者著述。其原因之一是语言障碍。对于当时我国的大多数法学家来说,相对于研读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学者撰写的原版法律著作,研读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以中文撰写的法律著作要方便得多。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许多学者和立法工作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