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口岸吸血蠓类快速分子鉴定的研究

来源 :第30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udei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口岸吸血蠓类快速分子鉴定方法,提高鉴定效率和准确率.方法:选择口岸区域采集 点,采集吸血蠓类.经形态学鉴定后,单只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自行设计的COI基因扩增引物进行扩增.PCR产物经电泳鉴定后,进行双向测序.序列经分析后,去除引物序列和不稳定序列,进行拼接.提交至NCBI和BOLD数据库进行比对,并建立系统进化树进行验证.结果:得到12个新序列,已登录至GenBank,登录号为KF528689~ KF528700.其中台湾蠛蠓的COI序列(683bp)填补了NCBI数据库的空白.所得序列经分析后可以将多种蠛蠓、库蠓很好地区分开.结论:本项目所建立的基于吸血蠓类COI基凶的DNA条形码快速分子鉴定方法可以很好地鉴定各吸血蠓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加强医院药物警戒,建立药品风险管理体系.方法:运用文献优选进行论述性分析.结果:开展药物警戒,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社会竞争力.结论:药物警戒是药品风险管理的一个技术手段,基层医院是药品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步加强,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提高.患者从以往依赖于医生看病、开药的习惯,逐渐转变对药品知识的了解和药品不良反应有所关注.所以,为了减轻患者用药时所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师从单一的处方调配转向为患者的药学服务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设立"用药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药品的详细资料,让患者了解用药的知情权和用药的选择权.文章指出让药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对重点
本文通过分析烟台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探讨,思考如何真正贯彻落实新修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要求,并对今后进一步做好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根据媒介虫种种名包含的内容,及其与制定防治对策的关系,探讨了虫媒病媒介的确定和准确鉴定的重要性。分析了虫媒病媒介确定的正确原则与存在的误区,总结了媒介虫种的准确鉴定的要点、类型及媒介种名的正确书写。
目的:研究百杀净雾化剂在集装箱内杀虫灭鼠效果.方法:以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SD大鼠和ICR小鼠为试验对象,使用超微粒雾化机向集装箱内喷百杀净雾化剂,进行模拟现场和集装箱内杀虫灭鼠药效研究.结果:模拟现场中,百杀净雾化剂对试虫试鼠的1h击倒率和24h死亡率均为100%;在空集装箱和重集装箱内现场试验中,模拟现场所用剂量2/3倍百杀净雾化剂喷药1h后试虫试鼠的击倒率和24 h死亡率均为100%;
本文介绍了中国某PCO企业的成长过程,取得的荣誉。本文指出企业发展过程中自身建设、外部支持是基础。企业要通过明确社会责任,团结协作和持续学习进行文化建设,这样中国有害生物防制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目的:验证鼠用0.2%莪术醇饵剂控制害鼠的抗生育效果和使用安全性.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农田开展鼠害控制示范试验,每公顷投药量为4.5 ~6 kg,药后1个月用鼠夹夹夜法,调查害鼠种类、数量(此后每隔1个月调查1次,共调查4次),对捕获鼠进行分类鉴定后,解剖雌鼠,观察怀孕状况;雄鼠观察睾丸是否下降,根据害鼠上臼齿磨损状况,记录害鼠年龄组成情况,计算捕获率及控制效果.结果:参与繁殖的害鼠在逐步下
为了探讨人体引诱物氨与驱避剂避蚊胺(DEET)之间存在的缔合作用,并研究该缔合作用对蚊虫驱避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使用Y型嗅觉仪分别测试了氨、DEET、氨与DEET混合物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氨的浓度为10mg/L时,对白纹伊蚊有明显的引诱作用,1000和100mg/L时有微弱引诱作用;DEET的浓度为1000和0.1 mg/L时,对白纹伊蚊有微弱驱避作用
目的:研究复方植物精油的驱蚊效果,分别测试驱蚊率.方法:用圆筒法测试其驱蚊率.结果:所选5种精油都有驱蚊效果.结论:复方植物精油中薰衣草油和香茅油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以用来开发空间驱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