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对家兔皮瓣移植术后并发症(静脉危象)家兔血清EGF、IL-1β及TGF-β1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r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塞通注射液对家兔皮瓣移植术后并发症早期影响,并观察其对血清EGF、IL-1β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兔60只随机分为血塞通组、甘露醇组、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造腹部皮瓣移植术模型,取皮瓣近、中、远端标本,并检测术后第1h、第24h、第7d共3个时相标本MDA、NO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EGF、IL-1β及TGF-β1表达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目前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手术方式,但是术后股骨的旋转畸形仍很常见。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技术用于术中矫正股骨骨折的旋转畸形并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病例研究,以期了解它的临床应用情况,评估它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10例成人单侧股骨干骨折被用于此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肢体骨复发形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自1998年10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肢体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19~42岁,平均27岁。发病部位分别为:股骨远端9例,胫骨近端5例,桡骨远端4例,肱骨近端3例,股骨近端2例。
目的 探讨3D导航技术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30例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为25~63岁(平均44.2±5.3岁).
目的 比较前后路双柱钛板与前路特殊塑形钛板加方形区螺钉联合后柱拉力螺钉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56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联合入路手术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39.8±7.2岁,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双柱钛板内固定.
目的:探讨应用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并踝关节融合治疗胫骨远端成骨肉瘤的早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10.1-2016.6期间,我院收治胫骨远端成骨肉瘤患者5例.术前活检明确诊断为高度恶性成骨肉瘤.
目的 比较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与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1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型接骨板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35.34±27.7)岁;采用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固定.
目的:研究血塞通注射液对家兔皮瓣移植术后并发症早期影响,并观察其对血清EGF、IL-1β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兔60只随机分为血塞通组、甘露醇组、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造腹部皮瓣移植术模型,取皮瓣近、中、远端标本,并检测术后第1h、第24h、第7d共3个时相标本MDA、NO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EGF、IL-1β及TGF-β1表达情况。
目的 评价前路钛板加方形区螺钉联合改良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涉及方形区的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1例涉及方形区的髋臼骨折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9~65 岁,平均41.2岁.
目的:观察运用我科传统改良的点穴理筋手法治疗膝关节关节炎患者伴随有腘窝疼痛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方法:对37例退行性膝关节炎腘窝疼痛患者采用点穴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方法:第一步,取患者俯卧位位,患者屈膝,小腿后侧肌肉完全放松,先采取放松手法,用拇指依次点按委中、委阳、阴谷、浮郄、孟谷等穴位,每穴位30秒并轻微顺时针旋转,再用揉法放松,用双手拇指放置于腘窝内侧,用力下压由内向外侧反复弹拨
目的 比较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与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51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型联合重建接骨板手术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3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