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

来源 :第八届健康产业论坛暨第五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ps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企事业单位人体成分现状,为进行健康管理、慢病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定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20岁-80岁人群进行人体成分测定.结果 共检测4465人,男性3154人,女性1311人.其中男性各年龄段FAT%平均水平>20%,体脂肪率超标准,且30岁以上各年龄段MHR平均水平>0.90,达到中心性肥胖标准;女性40岁以上各年龄段FAT%平均水平>28%,体脂肪率超标准,且各年龄段MHR平均水平>0.80,均达到中心性肥胖标准.不同性别MHR、FAT%差异性显著(P<0.001).结论 北京地区公职人员体脂肪率超标,中心性肥胖趋势严重,需要加强职工保健工作,建议成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人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健康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人的健康,从而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的共识。世界医疗卫生领域普遍认为,实现健康目标需要转变思路,提倡预防为主的医学服务模式;重点在于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由注重发病后的医疗救治向发病前的预防倾斜,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形成预防为主的科学服务模式,由此可以有效促进人民健康目标的实现。根据国际国内先进的理念,健康管理是以
会议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国内体检中心迅速兴起,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并潜在法律风险。定期体检、全身保养、强调无病预防已经渐渐深入人心。体检中心作为医疗新兴产业,其发展前景问题和法律风险并存。本文就体检中心常见法律风险进行归类总结,探讨分析。
目前在全国大学附属医院内,大量的医师身兼数职,存在着临床、科研、教学三者之间在时间精力上的剧烈竞争,教学质量与临床及科研能力提高均存在很大压力,对目前的教学管理与医院管理更是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把科学发挥暂管本文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首先设计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方案,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从师资培训角度探索如何缓解两者矛盾,实现在管理层面的整合效应,寄望对未来建立更加合理的教学与医院管理制度提供帮助。
健康把握在自己手上——自我掌控健康让自己拥有自如的生命力,自我掌控健康从调整身材暨型体入手。大家都希望自己健康,这是最基本的追求也是最根本的愿望,可是健康的质量如何得知?又如何自我了解呢?再就是自己能够在生命运动的过程中去把控和调整?
会议
目的 应用健康心理学理论在社区护理中做好健康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对影响健康的因素及早干预,为居民提高优质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方法 在应用护理软技能前后各随机访谈200个在档管理居民,发现应用软技能后,提高了健康管理技巧,增强了社区健康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
目的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方法为特殊人群建立健康管理平台。方法 锁定特殊人群,以三甲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与浦东新区归国人员联合会紧密合作,建立中医健康档案数据库。运用中医诊疗手段解决西医未解决的健康问题。结果 中医健康管理理念"治未病"已深入人心,中医健康管理可以全面了解人体健康状态——体质偏颇情况,中医干预手段安全有效,浦东新区海归人群接受中医健康管理人数越来越多。结论 中医健康管
会议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合并肥胖者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理想血压97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36例,将正常高值血压组分为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同时检测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以及尿酸等指标,并以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为因变量,以年龄、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空腹血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220名2型糖尿病患者,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糖水平、患者满意度,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干预前后相比较,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水平、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健康管理能够提高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健康体检机构使用,用于健康管理系统中对人群有效分层,可以此为依据进行后续有针对性健康干预的中国成年人个体整体健康状态评估的评分方法。方法 分析我国近年健康体检数据及慢病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并结合各专业新版临床疾病诊治指南的内容,由多学科专家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得出我国成年人健康状态评分的主要评估因素即检查项目,并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赋值结果,按照各项得分求和的公式,计算个体健康状态评
会议
目的 了解我国卒中患者院前延迟的现状,找出卒中救治的薄弱环节.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多家三级医院的卒中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SPSS 18.0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结合秩转换分析方法进行多组样本的两两比较.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778份.从发病到决定就医,24.35%的患者用时超过3小时,从发病地点到现住医院,21.67%的患者用时超过3小时;入院延迟的患者达到49.74%.农业劳动者、经济收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