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2-(3-吡唑基)吡啶乙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3-(pyridin-2-yl)-1H-pyrazol-1-yl)acetic acid(pypzacacH)与Cu(OAc)2或CuCl2反应,分别得 到 双 核 化 合 物 [{(MeOH)Cu(OAc)}(μ-pypzacac)]2·0.5H2O(1·0.5H2O)和 一 维 聚 合 物[{Cu2(μ-Cl)(μ-pypzacac)3}·2MeOH]2(2·2MeOH).在TEMPO和碱的存在下,以氧气为氧化剂,化合物1和2在水中高择性催化氧化醇,高产率地得到相应的醛,也可以催化醇和氨合成腈.催化剂可以重复利用.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岩石材料裂纹演化及加锚作用,运用RFPA2D STRATA岩石破裂系统进行了岩块裂纹演化及止裂数值试验、围岩破裂及加锚数值试验.将裂纹分为雁型裂纹排布和相交裂纹排布两种形式,进行了未加锚岩块的裂纹演化数值试验,以及加锚岩块的止裂试验,对岩块的应力场、位移场、声发射、裂纹-锚杆相互作用、锚杆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岩块在加锚前后的裂纹演化效果.
会议
为研究深部急倾斜煤层巷道在顶板坚硬底板较软条件下的蠕变失稳机理,以某矿+550水平急倾斜煤层巷道顶板砂岩和底板泥质砂岩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恒围压分级增轴压的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分别探讨顶底板不同岩石的蠕变特征.
会议
为研究不同冲击倾向性煤体的细观结构特征,选取冲击倾向性为强、弱、无3种煤样,进行物理力学参数和冲击倾向性测定.将煤样制成25 mm×25 mm×50 mm方形抛光试件,通过细观长距离显微镜对煤岩介质表面进行全范围扫描,将扫描结果图片进行处理,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煤岩裂隙的几何参数进行提取,获得几何参数的统计规律,比较分析不同冲击冲向性煤体细观结构特征及其与物理力学参数的关系,探寻煤岩细观结构与
会议
针对断层冲击地压频繁发生的实际情况,基于"稳定性理论"、"三因素"机理及"煤岩破坏理论",采用实验室相似模拟试验、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断层冲击地压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基于"应力控制理论"对断层冲击地压进行了防治实践.
会议
基于该翼型特殊的几何形状及流场特性,通过在原有翼型的弧形槽下方和后缘加装控制阀门,调节阀门开启及开启尺寸的大小,以利用弧形槽低压涡所产生的吸力对翼型后缘的附面层进行一定的控制,达到增升减阻的效果.通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其机理及阀门开启尺寸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会议
基于螺旋桨雷诺相似准则和等离子体射流相似准则,利用地面实验设备开展了平流层ARA-D翼型螺旋桨SDBD(Surface Dielectric Barier Discharge,SDBD)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增效研究.
会议
研究了平面射流在周期性激励下的发展变化.在平面射流出口处放置了一对关于主流中心线对称的合成射流激励器,通过激励器产生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周期性激励增强了气流的混合.
会议
选用满足Mises屈服条件的的LY12铝合金材料样品,在霍普金森杆实验系统上对LY12铝样品施加不同程度的被动围压,研究围压对材料本构测试结果的影响.
会议
平面四边形多吡啶铂(Ⅱ)配合物因独特配位几何和丰富光物理性质及在材料科学的应用前景而被广泛研究[1,2].应用2,2′-联吡啶-6-甲酸甲酯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6-甲酸甲酯制得3个铂(Ⅱ)配合物1~3.单晶衍射结果表明,4,4′-二甲基-2,2′-联吡啶-6-甲酸甲酯配体的甲酸甲酯基团在铂(Ⅱ)离子作用下发生水解并生成甲酸根,原位产生的4,4′-二甲基-2,2′-联吡啶-6-甲酸
由于氟离子对自然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的双重影响,因此人们便设计各种不同的化学传感器对氟离子进行检测,其中利用氟离子与氢键供体形成氢键或脱质子作用而设计的传感器得到广泛研究.我们设计合成了以酚羟基作为受体,以噁二唑杂环体系为发色团的化学传感器(Fig.1),观察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溶液颜色随氟离子加入的变化(Fig.2).实验表明,这种传感器对氟离子具有灵敏的响应,而对其他阴离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