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基因分型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ney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湖北省水产品中近几年分离的47株单增李斯特菌(LMO)16S rRNA~23S rRNA间断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利用该序列进行LMO检测以及对LMO进行基因分型的可能性,为建立湖北省水产品中LMO污染模型和追踪LMO污染路线提供依据。 方法:利用本试验设计的引物对47株LMO分离株间断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同源性分析、构建进化树,采用水产品中常检致病菌进行特异性验证。 结果:47株LMO分离株与LMO str.4b F2365[gi:85700163]间断序列同源性不一,各分离株间主要有碱基插入和突变现象发生;构建的进化树将47株LMO分离株分为3大类。 结论:LMO间断序列可对LMO分离株进行亚分型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鉴别能力;各分离株间断序列发生的突变、插入等变化与样本种类和样本来源地有明显关联关系。
其他文献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属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实际上所有的哺乳动物,陆地上或海洋里,均容易受到感染。这种疾病常见感染家畜或野生动物,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此病,世界上极少数国家消灭了布病。该疾病的蔓延,可从动物或动物产品传染给人。人被认为是最终宿主,即由人传人的传播疾病方式不会发生。本文介绍了布鲁氏菌病的最常见感染人和动物的途径,常见的诊断方法。
2003年上半年全球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障碍综合征(SARS)给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我们对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对人类的威胁有了更为紧迫的认识。蝙蝠作为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天然宿主库,也成为了病原学研究的重要动物。本研究对2006年采自广东省的蝙蝠样品进行包括细胞培养等方法的病毒分离鉴定工作,最后从棕果蝠肺组织中获得了可引起Vero-E6、Veto、BHK-21和PK-15细胞系
为提高犬瘟热病毒(CDV)核酸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本研究合成了4条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通过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确定了1条刺激活性最显著的CpG-ODN,序列为TCGTCGTTTTGTCGTITTGTCGT。将30只健康毕格犬随机均分为二大组,每大组再分为5小组,分别以不同的剂量肌肉注射CDV附着蛋白(H)重组质粒peDNA-H和选定的CpG-ODN。在免疫的后第2w、4w、6w
白纹伊蚊、巨蚊属是登革热病毒复壮的良好宿主,来自白蚊伊蚊的C6/36通常作为从登革热急性期病人的血液中分离病毒的选择细胞。本文对该细胞进行了分子生物学诊断、登革热病毒的血清学诊断,以及登革热病毒的血清型鉴定。
本文介绍了取带毒组织或蚊虫进行乳鼠脑内接毒或细胞接毒来分离培养获得毒株,然后进行电镜实验、血清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进一步鉴定病毒,建立快速、简便、特异的乙型脑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及时进行临床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战剂的快速检测,最终控制其传播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猪戊型肝炎病毒防控策略进行了阐述。戊型肝炎为新发现人畜共患病,戊肝病毒可以感染猪、鼠、鸡、熊、鹿等动物,但猪感染带毒率最高,因此被看作是主要的戊肝病毒储库。我们2006年在我国猪场新发现基因3型戊肝病毒存在,并发现同一地点或同一猪场存在3型或,和4型两种基因型混合污染的情况,说明我国猪场戊肝病毒流行情况非常严重和复杂。由于戊肝病毒存在不同亚型的基因重组现象和个体变异所产生的准种现象,使病毒遗
目的:确诊重庆地区2008年1-6月发生的临床疑似犬狂犬病,用RT-PCR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RT-PCR检测重庆地区的16份临床疑似狂犬脑组织样品(15例病例),并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疫情溯源及相应的流行趋势评估。结果:16份临床样品均含有狂犬病毒I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未免疫的流浪犬是主要的传染源,而农民和儿童是最容易受到狂犬攻击的人群。结论:14例临床疑似病例均为
目的:狂犬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讨引起局部暴发的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浙江省狂犬病应急调查处置技术方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被犬、猪咬伤,伤口没有经过规范处理,没有注射或没有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的二例病例全部死亡;一人在犬伤暴露后,及时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伤口处理,并接种了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到目前尚没发病。结论:暴露后及时规范处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世界奶业发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多达150多种,但主要以细菌为主,最常见的约有20多种,其中主要以无乳链球菌为主,其次是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在我国因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达20%-40%。因此,无乳链球菌在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项研究对从兰州、天津、重庆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有效地检测出口冷冻淡水水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的方法。方法:以李斯特菌属特异性iap基因和种特异性hly基因为靶序列,建立双重PCR方法,比较和优化三种提取模板的方法。通过干扰实验、模拟污染实验等验证了所建方法的稳定性、特异性、敏感性,并与SN方法和mini-VIDAs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建立的方法稳定性强、特异性和敏感性好,检测限度为3cfu/25g样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