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龙(Scleropages Jardini)工厂化养殖试验及效益分析

来源 :中国观赏鱼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了珍珠龙工厂化养殖技术,并分析了其养殖经济效益。6500尾4~5cm的珍珠龙苗种经过5个多月的试验养殖,驯化成活率为93.3%,养殖总成本支出28.4万元,收入34.7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22,共盈利6.3万元。从养殖效益上看,珍珠龙工厂化养殖具有低风险、高效益的特点,养殖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为研究阴山北麓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状况,以达茂旗黑山沟小流域为例,在调查该小流域自然、社会状况以及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该小流域通过8年的综合治理所取得的成效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小流域通过8年的综合治理,已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状态。
本文研究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信息资料分析和评价公路沿线植被和土壤侵蚀现状的方法及应用,给出了从ETM卫星遥感影像信息资料获取生态环境因子的技术步骤和解译植被类型和土壤侵蚀强度的方法。以分析忻州-阜平高速公路路域内植被及土壤侵蚀现状为例。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实例。
乌兰察布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自2000年启动以来,经过10多年来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以及得力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还很多,要在京津风沙源一期治理工程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的治理模式和经验,抓好时机研究部署二期规划编制思路一一体现“一个中心”“三个为主”“六个结合”。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水土能三大资源短缺的严重挑战,本文分析指出实施灌溉技术创新,推广科发滴灌技术对缓解水土能三大资源危机的重大作用;采用“三低一高”开发模式,将荒漠化沙化地区建成高效农牧区、特色农牧区和永不衰败的生物能源基地的光明前景。
本文利用大型土壤渗漏装置(Lysimeter)对百喜草覆盖,百喜草敷盖、裸露对照三种生态措施的地下径流养分流失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这三种处理措施硝氮流失总量分别为992.64mg,2679.67mg,258.84mg;总氮流失总量为1096.494mg,3108.376mg,295.0648mg;总磷流失量为603.35mg,3109.45mg,182.42mg;养分随地下径流流失
金鱼疾病的发生和其它水生动物一样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水质、温度、饵料的品质、鱼体本身的抵抗力及病原体的入侵等,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介绍了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以及白头白嘴病等金鱼常见疾病,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本试验通过对长丝鲈血液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红细胞渗透脆性、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谷草转氨酶(GOP)、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血清酸性磷酸酶(ACP)、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进行了测定,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表明,长丝鲈血液的红细胞数为241.3±20.4万个/mm3,白细胞数为6.63±1.16万个/mm3。长丝鲈红细胞在NaCl浓度0.65%-0.60%为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值,浓度0.
对黑鲷血液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及血清中谷草、谷丙转氨酶,酸性、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乳酸脱氢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鲷血液血清中总蛋白含量为61.54±2.81g/L,白蛋白含量为31.95±4.47g/L,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为86.00±10.98U/L,谷丙转氨酶活力为42.68±5.65U/L,酸性磷酸酶活力为2.73±0.96U/L,碱性磷酸酶活力为42.38±5.31U/L,胆碱
采取连续、多次等浓度更换抗生素的方法培养细菌,检测两株芽孢杆菌对四种抗生素(庆大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盐酸四环素和氯霉素)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抗生素浓度为1×101mg/ml~1×1012mg/ml浓度范围时,两株芽孢杆菌对四种抗生素均能产生耐药性,但在不同种类抗生素溶液中产生耐药性速度存在差异:两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速度较快,五次连续换药培养后细菌对该药的敏感性均降为0;在其余三种抗生素药液中
采用一次施药,连续观察的方式,研究含5%氯化钠水体中,日本锦鲤对高锰酸钾、硫酸铜、福尔马林等鈞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锦鲤对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的安全浓度依次分别为:2.110 mg/L、25.011 ml/L;在三种药物中,锦鲤对福尔马林的相对耐受性较强,当其浓度为74.31 mg/L时,24h内开始出现死鱼现象:硫酸铜具有较长的药效作用,当浓度高达2.40 mg/L时,96h才开始有死鱼出现:高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