镧镍复合氧化物LaNiO3的制备

来源 :201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釆用沉淀法合成了钙钛矿型镧镍复合氧化物,通过X 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差热(TG-DTA)技术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沉淀剂、不同煅烧温度对产物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选用碳酸钠作为沉淀剂,700℃煅烧2h,可以制备出LaNiO3.
其他文献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La0.8Sr0.2(Ga0.8Mg0.2)0.3Fe0.7O3-δ(LSGMF)导体和La0.8Sr0.2Ga0.8Mg0.2O3-δ(LSGM)固体电解质,利用SEM、EDS、TGA、范德堡直流四探针法和热膨胀仪对LSGMF 的微观形貌、成分、热失重、电导率和线膨胀性能进行了分析,以Coats-Redfem 法求解LSGMF 热分析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以LSGMF 为致密扩散
在热分析仪上采用增重法对稀土含量不同的低合金钢进行抗高温氧化实验,利用扫描电镜(SEM)进行氧化形貌观察.结果 表明:温度为1050 ℃和1150 ℃时,低合金钢氧化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膜具有保护性.氧化2 h 含稀土0.0134%及0.0095%的试样钢氧化激活能比稀土含量为0%的提高97%及63%,速率常数分别降低了48%和20%.氧化温度为1250 ℃,氧化时间低于65 min 时,氧
利用GdO1.5 掺杂Ta2O5-Y2O3-ZrO2 并通过固相合成法得到四方相Gd2O3-Y2O3-Ta2O5-ZrO2 陶瓷材料,GdO1.5 掺杂使材料热导率降低、热膨胀系数增大.
二氧化铈(CeO2)由于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一直被认为最适合于作中低温(500~750℃)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电解质材料[1,2]。但纯CeO2 是一种混合型导体,氧离子、电子和空穴导电对电导率的贡献几乎相同。大量研究表明,CeO2 固体电解质的掺杂,主要包括单掺[3,4]和双掺[5],可提高其离子电导率,降低电子电导及降低电池工作温度[3]。
利用稀土处理钢时,一般采用结晶器喂丝法,稀土在加入过程中易生成氧化物进入保护渣中,从而影响保护渣的性能。本文在综合保护渣一般组成和河南省西保冶材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XX-3D 型09Cu钢专用连铸结晶器保护渣下,选出实验所需的具有普遍性的保护渣基渣成分组成。
近些年来,钢中微量稀土扩大凝固组织中等轴晶区比例、细化晶粒的作用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稀土改善钢的凝固组织、细化晶粒的作用机理,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观点之一是高熔点的稀土夹杂物可以作为钢液凝固过程中非均匀形核的核心,然而,有关镧铈稀土细化钢的凝固组织的机理,基于目前评价非均匀形核核心效用理论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出入。
Er0.4Bi1.6O3(ESB)thin films were fabricated on Sm0.2Ce0.8O1.90(SDC)electrolyte by oxides spin coating followed in situ reaction.The effect of thickness of ESB layer and SDC layer on the anode-supporte
随着化石能源供给的日趋紧张,节能材料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红外辐射涂层是一种具有优异热辐射性能的涂层材料,在高温节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Ni3+掺杂对LaAlO3 基陶瓷涂层红外辐射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并对该涂层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实验评价。
本文利用Gleeble-1500D 热模拟机进行焊接热影响区热循环模拟实验,研究了在焊接热输入为65kJ/cm 时稀土单独处理和钛稀土复合处理对C-Mn 钢粗晶热影响区组织及冲击韧性的影响,并利用带有能谱分析功能的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实验钢中的夹杂物和冲击断口形貌,利用光镜观察了热循环模拟后实验钢中的微观组织。
本文针对废旧稀土蓝粉难直接浸出的特点,提出碳酸钠焙烧预处理后酸浸出,大部分稀土能被浸出回收.在废旧稀土蓝粉与碳酸钠焙烧的质量比为0.4,焙烧温度为800 ℃,焙烧时间2 h,焙烧产物在4mol·L-1HCl、浸出温度为85 ℃、液固比为20∶1 的浸出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