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泥滩环境中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研究

来源 :第三届环北部湾高校研究生海洋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m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口潮间带泥滩处于海陆交汇的过渡地带,在海陆理化因子交替作用下环境复杂多变.微生物作为泥滩环境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微生物活性、丰度及特征功能菌分布受环境条件影响.本文于2012年8月、11月和2013年3月对黄河口潮间带区域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细菌总数和微生物活性分布特征,并对特定功能微生物展开调查.结果表明:(1)细菌总数在夏、冬和春三个季节中变化范围分别为(干重)0.71×104~8.03×104个/克、0.84×104~2.04×104个/克和0.80×104~2.61×104个/克,平均值分别为3.18×104个/克、1.29×104个/克和1.59×104个/克;微生物活性在夏、冬和春三个季节中变化范围分别为(干重)1.85~2.53μg/g、1.80~2.04μg/g和1.67~1.92μg/g,平均值分别为2.20μg/g、1.82μg/g和1.84μg/g;(2)特征功能菌在夏季种类数量最多,氨化细菌数量总体偏少;(3)温度是影响黄河口潮间带区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主要因素;粒度对区域细菌总数和微生物活性影响较弱;叶绿素a与微生物活性和细菌总数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川东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碳酸盐岩发育源储共生源内型致密油,具有分布范围广、资源量巨大的优势,但储层物性普遍较差,优质储层发育条件不明确,油气开采难度较大,明确天然优质
根据全油气相色谱特征,采用nC6~nC30之间的中分子量烃指纹参数来加以识别,绘制星状图并进行聚类分析.公山庙原油成分大体相似,原油成分来源较为单一,应属于同源,仅有少部分井
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无损检测在中国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例如特种设备的制造检测和在线检测,以及机械、冶金、石油天然气、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尤其在保证
根据1958-2008年华南48个站降水资料、NOAA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EOF分解、相关、合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华南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冬季热带太
水深作为基本的水文要素,是海洋测绘的重要内容,水深的测量对于水利、航运、近海工程等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许多领域,人们开始了遥感测深方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地增加,其中海洋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例.但是,随着人们对海洋的利用愈加频繁,他们从海洋中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而
生物量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生态系统机构和功能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辽东湾双台子河口湿地的翅碱蓬现场光谱数据和OLI数据的波谱响应曲线,利用转换型
沉积环境影响页岩的厚度及含油率、储层的有效性,因而研究沉积物沉积时的古环境对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柴达木盆地中、下侏罗统剖面和井下系统取样的基础上,
在内波实验室试验中,有一种环形循环水槽,能形成恒定的层化剪切流,可以进行内波与剪切流相互作用实验.且不需要安装造波、消波装置,可以自身让流体产生流动,更加符合实际海洋
本文充分利用岩芯、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4个主力凹陷的南屯组砂体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南屯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