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缝合屈肘功能重建

来源 :2006中国·北京·贵阳骨科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ing_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1995年以来对45例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损伤采用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缝合重建屈肘功能术后进行12~108个月长期随访,评价了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缝合屈肘功能重建的临床疗效,观察了手术前后供体神经功能的变化,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确定手术适应证,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几种因素。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缝合是治疗臂丛神经上干型根性撕脱伤重建屈肘功能一种简单、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优选脂必清片中山楂、蒲黄、荷叶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金丝桃苷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脂必清片中山植、蒲黄、荷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药材量的60%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结论: 该提取工艺可行。
目的: 了解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本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盐酸哌替啶的用量仍然很大。结论: 本院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正在逐步改进。
目的: 探讨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和资料: 对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及门诊泌尿系统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488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488株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90株,占5996,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球菌119株,占24%,主要以肠球菌为主;真菌79株,占16%,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
从循证医学派生出来的循证药学是建立在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观念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用药决策,有利于指导具体的临床用药实践和对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评价。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奥普力农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法(LC-ESI-MS/MS)。方法:以AgilentZORBAX C18反相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column, 4.6 mm× 1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4 mol·L-1甲酸铵水溶液(含0.04%甲酸)=80:20(V:V),流速为0.8 mL·min-1,柱温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丹参酮ⅡA高、中、低剂量干预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90天后,观察家兔血清血脂水平、主动脉内膜脂质斑块面积以及左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病理变化。结果: 丹参酮ⅡA高、中、低剂量组血脂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目的: 探讨复方姜黄汤预防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向增殖型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20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患者的临床瓷料,治疗组64例使用复方姜黄汤,对照组59例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两组均用降糖药控制血糖。通过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评价疗效,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发展成增殖型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姜黄汤能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防止视
CHiari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I,CMI)是胚胎期后脑先天性发育不良,在解剖上为小脑扁桃体等结构疝入上颈椎管内。CHiadI畸形通常不但存在脊髓畸形,通常也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凸,部分患者缺乏自觉症状,属于无症状期,称之为无症状性CM I(Asymptomatic CHiari Type I Malformation),患者往往以脊柱侧凸为首诊,在治疗上不同于特发性脊
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由于畸形严重、柔韧性差,一直是临床上治疗的难题。传统的手术矫正方法如撑开、加压和去旋转等往往无效,而且矫正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矫形效果欠佳。某科近年来采用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26例,获得满意效果。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Hip,DD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发病率为4‰~10‰。不同年龄组脱位情况不同,治疗方法各异。3岁以内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3岁以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既往术式中患儿常需经受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针、取出金属顶盖之痛苦,且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造盖骨块亦易出现吸收、折断等问题。为避免及克服上述不足,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