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引导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尾部及复杂盆腔手术中运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 :第九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393761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引导下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尾部及复杂盆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以来我院22例骶尾部及复杂盆腔手术患者资料,按是否运用DSA引导下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该技术(球囊阻断组13例),一组未采用该技术(常规对照组9例).采集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球囊阻断前、后5分钟,阻断后15分钟,开放前后5分钟,术毕上下肢动脉血气及乳酸值等数据,及术前、术后肾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一年肿瘤复发率,并比较差异.结果跟球囊阻断组13例手术过程顺利,血流动力学稳定.平均手术时间193.08±64.57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415±242.21ml;其中出血≤3000ml者12例(12/13,92.3%),>3000ml者1例(1/13,7.7%);平均输血量876±144.18ml,4例患者未输血.常规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5.56±54.28min,术中平均失血量3466.67±640.31ml.其中出血≤3000ml者4例(4/9,44.4%),>3000ml者5例(5/9,55.6%).平均输血量2066.67±570.57ml.跟对照组相比,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及需要输血量显著减少(P<0.05).术中大出血比率、剧烈血压波动比率球囊阻断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阻断腹主动脉15分钟后上下肢乳酸值均有所增高(P<0.05),但开放腹主动脉后会逐渐降低,至术毕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下肢间各时点乳酸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无肾功能损伤、器官组织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骶神经损伤率及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均低于常规对照组.结论:DSA引导下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尾部及复杂盆腔肿瘤手术中操作简便,阻断后手术野清晰,出血量少,手术历时少,效果确切,达到良好的血液保护的目的.且使用安全,无严重组织器官缺血并发症,肿瘤周围神经损伤较少,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研究目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a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LRP)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方法.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是LRP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不自主的尿液漏出.膀胱颈功能缺失及术中损伤阴部神经和括约肌是LRP术后出现SUI可能的原因.尿道括约肌的损伤可能来自于对肌肉的直接损伤或是神
研究目的:肾周脂肪浸润是pT3a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预后不佳的预测因子.然而,肿瘤位于肾门是否与局限性T1bRCC的预后相关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肿瘤位于肾门与T1bRCC行肾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研究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从2001年到2012年工128例T1b接受了肾癌根治术的RCC患者.根据肿瘤类型进行分类(肾门肿瘤VS.非肾门肿瘤,
对于肝转移灶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需要经过多学科团队讨论,采用全身化疗、介人化疗和肝转移灶消融毁损术等多种方法改善患者预后。其中部分患者,如果化疗后可能转化为潜在可切除,继而行手术切除,可以获得最大生存收益[1]。而对于因肝内病灶侵犯重要血管,转化治疗后,仍然不能采用手术完整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之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机会。湖北省肿瘤医院率先在国内利用纳米刀技术成功根治因侵犯肝内重要血管而导致手术
目的:确认西门子IONTRIS粒子放疗设备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5例入组,31例男性,4例女性,中位年龄69岁;头颈肿瘤10例,肺癌4例原发性肝癌1例,腹膜后肉瘤1例,前列腺癌19例.照射剂量:碳离子2.74GyE-10GyE/次;质子2GyE-5.5GyE/次,1周照射5次.放疗前对每个放射野都进行水箱剂量验证.结果:每天放疗前设备检测:质子和碳离子束测量的绝对剂量偏差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