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钻地层测试器Geo-Tap数据实时处理方法研究

来源 :首届五四青年学术报告会暨第六届石油工程新技术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sy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时数据处理方法是随钻地层测试器进行地层压力测试和地层参数评价的关键技术,通过实时处理的压力测试数据不仅能够快速计算地层压力和地层流度,而且能够实时监测测试数据的质量,对地层测试的结果做出评价.本文详细分析了哈里伯顿公司随钻地层测试仪器(Geo-Tap)数据实时处理方法的原理、算法和实现过程,并模拟了不同地层流度的压力响应特征.该算法通过球形流公式推导而得,具备可靠的理论基础,通过引入时间常数α和压力恢复常数β对压力降和压力恢复公式进行简化,然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计算出两个常数,最后计算得到地层流度和流体压缩系数.该算法计算速度快、稳定可靠,能够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最后本文通过两个现场实例,表明了Geo-Tap数据实时处理方法能够实时判断数据质量,及时获取地层压力和地层流度等参数,为快速评价储层和钻井地质导向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针对从钼酸铵溶液中深度除钨这一技术难题,通过添加不同的试剂,对钼酸铵溶液中含钨高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两种新的除钨方法,其中钼酸铁除钨率高达80%,远大于传统方法,通过钨铝分离后的钼酸铵产品中WO3含量低于0.1g/Kg,达到国标一级钼酸铵.
本文针对陕南石煤发电灰渣,采用"酸性浸出—结晶回收钾—中和还原—萃取反萃取—沉钒—煅烧—精钒"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在助浸剂用量1#助浸剂0.5%+2#助浸剂4.5%,硫酸用量32.5%,液固比2∶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6h,等条件下浸出,对有价金属钾进行回收,浸出液经中和还原处理后,采用P204+煤油+TBP萃取体系四级逆流萃取,相比2∶1,萃原液pH=2.采用四级逆流反萃,反萃剂为1.5
研究了低品位铝精矿氧化焙烧过程物相的变化规律,其过程主要发生辉钼矿氧化、铝酸盐形成等反应,在温度650~675℃条件下焙烧2h,钼焙砂中主要物相为MoO3、CaMoO4、FeMoO4和镁硅酸盐等.氨浸工艺参数对钼焙砂浸出的影响表明,在温度70℃、时间2h、液固比6∶1、氨水浓度15%的浸出条件下,钼焙砂中MoO3几乎完全溶出,但难溶的铝酸盐和少量未彻底氧化的辉钼矿仍残留在氨浸渣中,残钼量高达13.
高难度工业废水零排放一直是水处理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概述了高难度工业废水的特点和各种处理技术,着重介绍一种新型零排放处理技术—Super RO特种膜技术.该技术是Super RO特种膜和MVR蒸发单元的有机集成,相比常规处理技术,其处理效果高效可靠,工艺流程大大简化,总体投资和能耗极富竞争性.Super RO特种膜膜操作压力可高达16兆帕,浓缩液量仅为原液的5~20%,大大减轻后续膜浓缩液
本文针对湿法炼锌中产出的海绵铜渣,进行大量的氧化浸出试验.针对双氧化水、高锰酸钾及锰粉作为的氧化剂,在常规搅拌下进行不同的加入量优化试验;同时针对浸出反应温度及液固比进行比较选择试验,得到了双氧水做氧化剂,铜浸出率最高为86.6%,渣率40.4%;KMnO4做氧化剂时,铜的浸出率最高,达99.5%,渣率35.2%.锰粉做氧化剂时,铜的浸出率最高,达96.5%,渣率30.9%.同时在非常规搅拌和空气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火法及湿法三大类,而湿法是目前处理效率和环保效益较好的工艺.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湿法工艺,主要有溶解-沉淀法、萃取法、盐析法、离子交换法、电沉积法等.
浅析了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冶炼厂小板阴极铜发脆原因,并介绍了针对发脆原因采取的相关措施及工艺控制条件.
研究了80℃和130℃养护条件下胶乳和弹性粒子对油井水泥石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掺胶乳和弹性粒子柔性油井水泥石的水化产物,扫描电镜观测了其微观形貌,压汞法测试了硬化浆体的孔隙结构.结果表明胶乳和弹性粒子的掺入没有影响油井水泥水化产物的种类;胶乳改变了硬化浆体的微观形貌,水化产物表面形成一层绒状的物质结构,Ca(OH)2晶体呈薄片松散分布;胶乳降低了水泥石的孔隙率,孔径细化,弹性粒子
纳米SiO2防窜乳液被广泛应用于在墨西哥湾地区的防气窜固井中,取得了很好的固井效果.本文依据自制纳米SiO2乳液,形成了纳米SiO2乳液防窜水泥浆体系,研究了纳米SiO2乳液对高温140℃水泥浆体系的各项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纳米SiO2颗粒比表面积大,能吸附水泥浆体系中的自由水,纳米SiO2乳液在水泥浆中具有增粘提切作用;纳米SiO2颗粒能填充在水泥颗粒间具有协同降失水作用;纳米SiO2防窜乳液
针对当前随钻地质导向在随钻数据(录井、测井、钻井工程及其他辅助数据)的集成及二三维展示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以适应不同地质环境为基础的,"钻测录"信息和二三维导向技术一体化随钻地质导向的思想,详细阐述一体化随钻地质导向的技术内涵;分别介绍了一体化随钻地质导向的实时数据传输、三维地质建模和地层线自动追踪三项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采用插件式架构设计和开发了一体化随钻地质导向系统,实现随钻数据的远程传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