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蛋鸡粪对龙眼园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iche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的蛋鸡养殖场通常将蛋鸡粪直接施用于配套的果园,一方面为果园提供有机肥,另一方面减少了蛋鸡粪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但这种模式是否合理、长期施用蛋鸡粪时对果园土壤微生物会造成何种影响等均值得研究和探讨。因此本文通过调查蛋鸡养殖场配套的龙眼园粪便负荷量等资料,选点采集了龙眼园和橡胶园的土壤样品,通过检测微生物学指标,探讨了直接施用蛋鸡粪对龙眼园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试验选择在广东省高州市杨氏农业有限公司第八蛋鸡分场进行,根据该场区地形以及蛋鸡粪的堆放位置,在养殖场内以间隔相对均匀的3处蛋鸡粪堆放处为中心。选定A区、B区和C区3个采样区;采集各采样区蛋鸡粪、距离鸡粪堆放中心20 m、50 m和150 m处龙眼园土壤以及距离鸡粪便堆放中心50 m处橡胶园土壤,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采样,每个季节连续采样监测5天,通过测定土壤细菌总数、粪大肠杆菌数和细菌多样性等指标,分析评价直接施用蛋鸡粪对龙眼园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从以产蛋下降为主的樱桃谷种鸭以及出现神经症状的雏鸭各分离出一株病毒,分别命名为BZ株和LC株。该两株病毒对SPF鸡胚和健康鸭胚均能产生相同的病变,分离毒不能凝集鸡、鸭、鹅、鸽等的红细胞,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能够产生典型的CPE,电镜下观察到约50nm的病毒粒子。病理组织学表明,二者在临床上均可导致脑组织危害,表现为脑膜水肿,血管充血和皮质层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血清学检测表明,该病毒与AIV、
[目的]探讨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ORT)对肉雏鸡和SPF雏鸡的致病性。[方法]通过气管、消化道接种和肌肉注射接种途径人工感染肉雏鸡和SPF雏鸡,观察试验鸡的发病情况及症状,称量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增重情况:利用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排菌情况进行动态观察。于感染后不同时间随机剖杀试验组和对照组鸡只,采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
由于不同棉花品(种)系株型上的差异和生长发育进程不同,因而使其群体内部的光照度及植株光合作用能力也不同,结果形成棉花产量上的差异。此外,同一棉花品(种)系,适宜的密度构成合理的群体结构,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为了探索不同棉花品(种)系间产量差异和同一品种(系)最佳群体密度的生理机制,2010年设计了本试验。
2010年河南省舞钢市棉办对麦后棉移栽进行试验示范,在该市尚店镇李楼村和铁山乡扁担李村,示范面积分别为40 hm2和10 hm2,示范品种为鲁棉研28和豫杂35。针对麦后移栽棉的生育特点,在栽培管理上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合理增加密度,加强管理,以管促早;主攻伏桃,争早秋桃等措施,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麦棉套种栽培已经成为缓解一熟制棉区粮棉争地矛盾,向光要产量、向地要效益,使一熟制棉区既是主产棉区,又是主产粮区,符合现实需要的农业生产模式,它继承了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又植入了现代科技理念,能将我国粮棉生产往前推动一大步。但在实际生产中也存有部分实际问题,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差别较大,在关键性的生产环节上把握不住,棉花晚熟导致小麦晚播晚熟,影响产量,使两熟优势不够明显。另外,由于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新
山东省夏津县常年植棉4万hm2左右,多数棉田为一年一熟,公顷皮棉产量稳定在1500 kg左右。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搞了棉花一马铃薯间作试验示范,在棉花基本不减产的前提下,马铃薯每公顷净收益3.0万元以上,探索出了一条棉薯间作高产栽培技术的路。笔者就夏津试验示范情况,对棉薯间作的种植方式、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收获等提出了技术要点。
总结了近几年与棉花生长相关的主要土壤养分现状,分析了夏津棉田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以期为培肥夏津棉田土壤,提高夏津棉花生产潜力提供参考。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原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辽宁棉花早衰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棉花优质高产的重要障碍。棉花早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仅发生于我国主要产棉区,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产棉区也十分普遍。就辽宁棉花早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棉花作为河南舞钢市传统的优势经济作物,是棉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棉花价格大起大落,棉田面积大增大减,棉花生产的剧烈波动,直接影响棉农的植棉积极性。2010年棉花价格暴涨,又会刺激棉花生产有较大的波动,但从舞钢市棉花生产稳步发展和提高纺织产品的竞争力角度看,有必要对棉花生产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适应新形势,提出长远发展规划,促进该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区位于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太行山猕猴为主要观赏对象。景区内猕猴种群逐渐发展壮大,迄今已超过300只。景区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五龙口猕猴资源现状,指出五龙口景区猕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