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骨盆肿瘤4例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bc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以髋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骨盆肿瘤病例特点,减少儿童骨盆肿瘤的误诊和漏诊率,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间我院诊断的儿童骨盆肿瘤4例,分析其发病特点、诊疗经过及最终确诊方法。
其他文献
骨折治疗得并发症仍时有发生,处理往往比较困难,治疗的周期也会很长,其危害要远远大于骨折本身,应当引起骨科同道们的注意。骨折治疗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除了患者的全身因素以外,客观因素诸如骨折时肢体所遭受损伤的严重程度,骨折的部位和类型,以及破坏骨折片血供的其他损伤,是医生无法选择的。
目的:探讨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脊柱矫形、同种异体腓骨环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青少年胸腰段结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0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脊柱结核致胸腰段后凸畸形合并不全截瘫青少年患者(<14岁)共11例。
会议
目的研究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截骨矫形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青少年脊柱结核伴有严重僵硬性后凸成角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2014年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脊柱结核患者,伴有脊柱僵硬性成角畸形并行后路病灶清除、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并获得随访者25例,所有患者均经结核细菌培养实验、术前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学确诊为脊柱结核。
会议
目的通过比较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arthroplasty,THA)病人手术前后的步态变化,评估THA手术和康复效果。背景人工关节用来替代已经破坏和失去功能的人体关节,将己经失去功能的关节加以修整,使其重新获得功能,达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和改善关节活动的目的[1]。
目的:评估Codamotion运动分析系统测量正常人颈椎主动活动度的可靠性及准确性,为临床上或是研究中探索一种新型的颈椎活动度测量工具。
目的 探讨内外排锚钉植入结合改良Duncan环,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的上部。然后用SpeedFix的方法固定急性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体部的方法和疗效评价。方法:采用改良膝关节后侧纵行切口入路,沿腓肠肌内侧头与腘窝神经动静脉血管束间分离,显露后交叉韧带胫骨侧撕脱骨块,将骨折块翻起,并清理骨折断端深部的骨床,在骨折床内的上端拧入一枚带双线锚钉,将双线的两端从骨折块的上方后交叉韧带的两侧拉出,采用改良D
目的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前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1月~2014年6月,对34例新鲜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1例陈旧性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在关节镜监视行膝关节清理后,进行复位,在膝关节前方建立三个入路,并用前交叉韧带点对点胫骨定位导向器,在胫骨前交叉韧带止点的前内外精准定位,用2.0克氏针从胫骨的前方、胫骨结节的内侧钻入关节内,再用4.5mm的钻头沿克氏针加宽隧
目的:探讨成人掌骨钢板治疗儿童尺桡骨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中的使用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对55例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成人掌骨钢板固定治疗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中男童40例,女童15例。
Objectives:Reportthetechnicalaspects,complications,radiographicresultsandclinicaloutcomesafterminimum2-yearfollowupofmodifiedstoppaapproachforthetreatmentofacetabularboth-colum
会议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方法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股骨附着点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5月-2010年10月,分别采用断端骨块埋压固定、带线骨锚固定和可吸收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技术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股骨附着点断裂患者73例,其中男46例,女27例,年龄17-58岁,平均31.7±1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