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目标检测的弹载雷达系统抗干扰研究

来源 :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弹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系统中,通过接收目标的回波信号,得到目标的方位角,俯仰角和多普勒频率等信息。在近距离,飞机发射干扰的箔条时,由于存在多个散射中心,很容易造成导弹脱靶。由于箔条和目标在空间位置和运动规律上不同,它们之间的多普勒频率差较大。因此,本文通过在雷达天线波束范围内,将目标和箔条转换为群目标的检测问题,最后选择真实的目标进行跟踪。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区水电工程经历了严酷考验,震后多家单位对震区水电站开展了震损调查与检测工作.经过本次勘察,电站主体结构如大坝基础、坝体结构、地下厂房结构均未受到严重损坏,仅地面建筑物受到损坏,因此本次地震核心区的几个水电站是坚固可靠的。
救灾通道毁灭,恢复交通、实现道路紧急通行是首要的、急迫的工作,是抢险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首要问题。但在震后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与严峻的生存条件下,抢通工作是“急、险、难”。本文针对绵茂公路汉旺至清平段震害调查情况和成因分析,确定应急抢通措施,确保道路通达。
九环线映秀-日隆旅游公路起于汶川县映秀镇,经耿达、卧龙,止于小金县日隆镇四姑娘山双桥沟沟口。"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通过对沿线的调查,全面掌握了映日公路的损毁现状,尤其是损毁严重的映秀至耿达段,本文在对道路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病害和损毁程度的分析,提出了打通思路和初步技术方案。
宝成线响岩子滑坡位于陕西省宁强县燕子砭镇庙子岭村,属川陕交界处,距"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约345km,位于本次发震断层--龙门山中央断裂的末端。本文对该滑坡进行了全面的进一步的地质勘查和稳定分析,并提出了工程整治原则和措施。
为了保证灾后人民生命财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及时救援,对道路中的控制工程--桥梁工程进行快速调查,应急评估是必然的选择。本文阐述了桥梁震害特点,介绍了灾后桥梁检测、评估与维修的工作流程,并对检测内容进行了分析。
一般而言,在进行高烈度地震区的支挡结构设计时,国内外的土木工程师都倾向于采用弹性的和允许有一定变形的结构,常用的如抗滑桩板墙、锚杆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锚拉式挡土墙等。本文通过对本次"5·12"汶川大地震中铁路及公路破坏情况的考察,发现这些结构的破坏程度相比而言,相对较轻,但也有些方面需要改进。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还有更多的铁路通过艰险山区高烈度地震区。目前《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虽然对地震区选线有一些规定,但没有结合具体的地震动参数,操作性不强,本文从汶川地震的初步研究中提出一些对山区铁路选线的认识。
近年来,自适应均衡技术在通信系统中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在多径衰落的环境中可以利用自适应均衡来消除多径衰落改善接收机性能。本文介绍了基于DSP+FPGA的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利用自适应均衡来消除多径衰落的基传输系统。文中所用的均衡算术是最小均方误差法(LMS)。通过以MATLAB仿真为基础,使用软件无线电平台实现整个基带传输系统,此均衡算法应用到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取得了一定的设计效果。
本文介绍了一种周波跌落模拟器的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工作原理。在此系统中运用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IGBT作为高速变频开关电路模块来模拟电压跌落,采用AD536作为交流电流测量值转换器。本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器参照合格标准设定跌落电压来测试大功率负载是否合格的生产中来。
频谱感知是感知无线电中的一个关键技术。论文主要介绍了2个次级用户合作频谱感知之间的DF协议,并在检测概率与中断率上与AF协议进行比较。通过仿真得到,在检测概率上,DF协议比AF协议的性能要好,相反,AF协议的中断概率的性能比DF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