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定方法的建立及思考

来源 :2016天津科技大学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Ap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目的:工程教育认证是高等教育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好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新标准》引入的"毕业要求",可为认证工作提供客观规范的评价基础.方法:对毕业要求进行细化与划归,利用毕业达成度和评价值评价工程教育结果.效果:通过建立课程体系,分解细化毕业要求,确立指标点,整合达成度和评价值,客观量化地完成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要求的评价工作.结论:利用毕业要求达成度这一个评价机制与方法,使得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变得更加客观、规范,为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兼具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专业课程,而传统教学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性环节,导致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结合专业的轻工特色,在课程教学内容、实验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内容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兼具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科技的广泛普及,"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融入到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然,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且重要的活动,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也应有所变革.本文探讨将互联网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云平台的建立,改革现有计算机教学的方式,以及这种教学模式给教学带来的影响.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以"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结合新媒体快速发展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双重影响,在当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下,探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旨在新媒体多元文化背景下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培育,结合当今新媒体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非理性爱国主义行为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弘扬和培育理性爱国主义.
卓越人才培养,实践是关键.本文以产品设计专业为例,以提高人才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工作室、实习基地、创客中心三大平台实践教学的突出优势,针对平台独立运行和协同合作提出对应的运行机制策略.
针对社会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创新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等方面认真分析,提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启发式教学深入细化、强化实践环节等改进措施和办法,以期适应形势,达到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为其将来其就业、深造及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得到普遍重视.本文针对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以轻工特色高校为研究对象,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剖析了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挥轻工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的改革经验,以期与同类院校分享,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本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着手,通过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梳理分析,构建了根据不同学生人群的创新创业需求,分层次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按照创新创业培养链条,分别以课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和创业孵化等四个层次分别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逐级递进式培养目标,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高等院校处于重要地位,本科生教学管理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在教育国际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教育国际化形势,并结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了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生教学管理如何适应教育国际化的一些问题.认为在专业课的思想教育、语言教育、增强师资力量和教师分工协作等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本科生教学管理跟上新的形势才能保障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在传统和创新的边缘上突破瓶颈,迎来了新的契机.当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教育的方式变得多样化,相应教学运行、学籍管理、教育评价方式必然发生变化,而对应的教学数据分析有了更多的应用价值.有了大数据支撑的数据分析,对教学的判断将会变得更加准确,互联网+教学管理也将实现更大的价值,有助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稳定.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大学传统教学模式及管理体制的壁垒被层层打破,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势不可当的趋势.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推行现代化考试模式,但是推行过程中在考试条件、安全和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次组织机考模式考试的管理经验与心得,探索与现代化考试模式相适应的考试管理新机制,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考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