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转移-蒸馏富集-滴定法测定环氧氯丙烷模拟油中有机氯含量

来源 :全国理化测试学术研讨会暨《理化检验》创刊50周年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相转移-蒸馏富集-滴定法测定环氧氯丙烷模拟油中的有机氯含量。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02%。试验中发现滴定法准确测定水相中无机氯的浓度应不小于2×10-3mol·L-1,此时相对误差小于4%,回收率大于90%。方法用于测定浓度小于2×10-3 mol·L-1的无机氯溶液,经蒸馏富集后滴定,相对误差小于4%,回收率大于95%。
其他文献
初步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SPE-UPLC-MS)测定水样中5种新型芳基吡唑类化合物残留的方法。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因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而被作为良好的吸附材料备受关注。样品经过石墨烯为填料的固相萃取柱净化和富集,并用离子液体参与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溶剂进行洗脱。5种吡唑类化合物在0.02~10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87.7%~99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婴幼儿米粉中的9种真菌毒素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甲醇水溶液高速均质提取,浓缩吹干后用流动相溶解定容后,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9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均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方法检出限(3S/N)在0.03~3.0 μg·kg-1之间,测得加标回收率在72.6%~9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02%~8.75
重金属污染物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由于在现实环境下难以对其进行连续监测,因此需要采用一种称为多介质环境模型的数学方法来实现对某区域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环境行为的预测。多介质环境模型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解决了多介质环境下复合污染物的环境归趋模拟问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逸度模型,以其简化模型计算的优势在重金属污染物的研究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QWASI多介质环境逸度模型突破了
介绍了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近几年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外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新方法与配套试验设备的开发情况。
样品加标回收率在监测分析方法中是反映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对于方法回收率的试验和测定,迄今为止,仍然存在各行其事,不按规范操作的现象。本文讨论了监测分析方法中样品加标回收率的正确试验与应用,以便更好的体现出加标回收率测定的真实性和针对性。
论述了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实验室检查的具体方式。从监督检查的目的、监督检查的内容、监督检查的程序、组织情况等方面入手,重点论述了监督检查的内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理化实验室监理检查的措施;根据实际,又提出了作为监督管理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应注意的事项,以促进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对监督检查工作的梳理,可对各管理单位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高强度螺栓材料为40Cr钢,强度等级为10.9级,用于客车车顶上固定天燃气气瓶支架,在汽车运行大约8~9个月时发生了断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直读光谱仪、能谱分析仪和显微硬度机等手段,对螺栓开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螺栓六方头的点焊定位造成了靠近该区域的螺纹部位硬度降低,抗疲劳性能也随之下降;橡胶垫片和安装的先后次序造成个别螺栓预紧力不足而发生松动,汽车运行过程
乘用车金属件断裂失效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活动,而失效原因的判断通常又是整个失效分析的核心和关键。在此作者根据几年来积累的上百次材料失效分析经验,对乘用车金属件断裂失效分析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和分类,并通过几个典型的失效分析案例,阐述了在探索失效原因方面的一些体会。
评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和仪器的发展,以及其在冶金、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着重对该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原子发射光谱仪器(火花/电孤直读光谱、辉光放电光谱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器)及其分析技术的应用进展进行介绍。
试样用硫酸、磷酸溶解,用硝酸氧化分解碳化物,加热蒸发至冒硫酸铜烟处理试样后,在特定的高酸度条件下,用过硫酸铵直接氧化四价钒为五价钒,以N-苯代邻氨基苯甲酸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钒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0.1%,满足了冶炼高附加值钢生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