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大学城流感暴发及其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来源 :第六次全国流行病学大会暨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广州市大学城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探讨暴发的危险因素,分析所采取防制措施的效果,为控制暴发提供科学依据。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流感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拟定。将发病学生作为病例组,同学院、同年级未发病学生作为对照组,分析各因素与此次暴发的关系。多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
其他文献
分析被动吸烟(代表多环芳烃PAHs)暴露与易感基因CYPlAlMspI多态性和II相代谢酶谷光肽-S-转移酶GSl、Ml、GSTT1缺失基因型与乳腺癌发作风险的关系,并对多因子降维法(MIR)的应用做具体评价。
乳腺癌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失控性生长所致的一类疾病。细胞生长从Gl-S-G2-M有着严格的周期顺序及时问。在此细胞周期中,存在着控制细胞由G1期到S期、G2期到M期转换的检查点(checkpoint)。其中处于G1晚期控制细胞进入S期的检查点尤为重要,细胞通过了此限制点,将会自主完成细胞周期而不再依赖外源性增殖分裂信号的刺激。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控制细胞周期从G1-S
1990-1992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为3.4/10万,调整后的死亡率为3.8/10万,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于居第6位。与国际统计资料相比,我国乳腺癌尚处于较低水平。但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为更好地预防这种疾病,需要对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研究。调查数据在微机上用EpiData3.0软件进行输入和管理,用SPA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回
根据WHO2001年的报告,全球有超过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铁缺乏的流行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严重。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铁缺乏列为疾病、伤残与死亡最重要可预防危险中的第7位。在众多发展中国家,除了食物中缺乏促进铁吸收的因素(如肉类和维生素C)以外,铁缺乏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即谷类为基础的膳食富含植酸,降低了铁的生物利用率。传统铁剂难以避免谷类食物中抑制铁生物利用率因素的影响。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
为了解职工“三高”患病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职工健康管理办法及采取慢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济南铁路局于2006年3~7月,对部分在职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以做到排除潜在危险预防疾病发生,确保职工身心健康,保障铁路安全生产。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方面肉、蛋、油等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摄人增加,减少了营养不良发病率,另一方面,肥胖患病率也随之增加,而肥胖是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辽宁居民的饮食和肥胖进行广泛调查。
2007年4月27日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情管理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南山区粤海办事处发生1例疑似登革热病例。随后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南山区人民医院,对该病例展开了现场调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创建了“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预警模块,利用“疫情管理人员手机短信功能”每天早上及时将前一天新报告的传染病以短信的方式发给疫情管
本研究对广东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历史疫区和非历史疫区的鼠形动物进行了为期3年的耶尔森菌分布调查,探讨鼠形动物群落肠道中耶尔森菌分布情况。
分子系统地理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种内系统地理格局的形成机制,融入分子和种群遗传学、古地理学和历史生物地理学等,将种内水平上的微进化和种的大进化有机结合起来,探讨种群分化历史、现有分布形成原因,曾经气候变化、地壳运动、迁移和扩散,甚至灭绝过程,进而追溯形成原因。长期以来,对汉坦病毒(Hv)分布的研究主要在流行病学、血清学分型和宿主动物及习性方面。关于种问系统分布与地理分布的研究则很少。本文结合HV宿
本课题组在2004年报道甘草水提液具有明显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在2005年发现甘草有效部位GC3-1-4具有抗RSV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分离到抗病毒活性成分(GX),并在细胞水平上检测其抗RSV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