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关联发展的生命周期模式研究——以南京港城关联发展为例

来源 :江苏省地理学会、江苏省遥感与GIS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范围内供求关系的变化及集装箱运输技术的运用促使港城关联发展系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运用系统论方法,从港城关联发展强度、港口城市产业结构、港一城空间结构变化等视角,对港城关联发展的生命周期模式进行了理论探索,初步归纳演绎了起步雏形期→成长壮大期→成熟扩展期→融合衰退期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式。实证分析表明,南京港城关联发展系统目前已经经历了起步雏形期、成长壮大期,现正处于成熟扩展期的初期,未来一段时间内,南京港城关联发展系统将进入成熟扩展期。
其他文献
植物固坡法是近些年来国际上越来越流行的一种边坡治理方法.本文阐述了植物固坡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植物固坡工程的一般施工流程,对镇江市的边坡治理提出了建议,最后对植物固坡法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生活的环境污染到了可怕的地步,自然引起大众的关切。多数的污染是可以事先防患的。本文认为环境的保护,要政府和人民一起来努力的;现在就这政府方面、人民方面加以说明。
徐学是一门有价值和发展前途的学问。与骊学一样,不仅在国内,而且也要走出国境。为国际汉学界所热衷。当前徐学发展之所以不能尽如人意。作者交流了自己对徐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徐霞客,明末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被誉为“千古奇人”。丁文江,“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突出的文化名人。他是中国近代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开创人和奠基人之一“。尽管两位诞生相隔整整300年,但在志趣上可谓志同道合的同仁,他们都为我国地理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二人在中国地学文化的历史传承上都是丰碑式的人物。
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是一个具有独立文化系统与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在近代世界文化大规模交流融合之前,中华传统的科学与文化,走的是一条基本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文化,从理论体系、科学思想和某些研究方法上,都与导源于西方的学术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他们之间长期交互辉映,有过交流融合,但总体上来说仍各自发展,有着独立的道路。本文从如下几方面论述了徐霞客与中华地学文化关系:一、西方地学文化系统与东方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经洪泽凹陷的人工湖泊.它的胚胎期始于东汉,取名于隋,建于明、清,完善于当代.建国以来经过连续治理和建设,已成为调节流域洪水及水资源的平原水库,是发展苏北经济的水和生物资源宝库.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其水域渐趋萎缩,增大了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进入90年代,流域洪水、旱情频发,入湖水量偏少,湖区干涸频数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制订适应新思维、新发展模式的人口、资源、环境
南四湖因其自然地理特点,水资源十分紧缺,湖水位长时间在死水位以下运行,湖区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周边地区经济受到很大制约.文中就南四湖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引江济湖、抬高南四湖蓄水位、节水挖潜、加强用水管理等对策.
本文将一个海洋表层流模式与p-σ混合坐标系球带大气模式耦合,进行了三种月尺度的海气耦合试验,讨论了海气耦合方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表明,在一个月的时间尺度内,海温的变化主要受大气和海洋间的热交换影响,海流的影响是次一级的.因此,无海流的海气耦合方式足以描述月尺度的海温变化.但海流引起的海温对月尺度气候场的模拟特征还是有影响的,特别是东半球的夏季风系统有较敏感的响应.
本文对长江南京大厂江段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现场调查,并应用指示生物法和生物指数法对大厂江段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生物评价.所调查的三个断面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差异显著,每一采样断面上南岸和北岸2个采样点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差异也显著,其中Ⅱ、Ⅲ断面的北岸2个采样点(Ⅱ-N和Ⅲ-N)生物量以寡毛类占绝对优势,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haf
本论文在收集1952年-1993年山东省耕地总量、人口及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首先主要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所研究时段进行时间分段,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时间段的驱动因子进行筛选。研究发现山东省耕地总量变化不同时间段的驱动因子有所差别,不同时段的驱动因子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