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断裂与社会断裂——一个“网络扶贫”个案的研究

来源 :香港中文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8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信息化发展中,中国城市与农村呈现显著的不均衡发展,西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存在巨大差异,同时西部农村发展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困境。 本文在西北农村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应用模式,并指出,在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中,网络技术与当地社会经济水平、文化环境相适应,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发展。
其他文献
关于中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用以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它重在探索的过程,而非结果;重在收集证据,而非繁杂的计算;重在对结果的评价,而不迷信结果,本文探讨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科学探究等等问题.
本文研究,一、促进知识的形成;二、激发学习兴趣;三、培养科学态度;四、获得科学方法;五、发展多种能力;六、培养创新精神;七、加强思想教育。
创造性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必须交替使用、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只有具有创造性人格特征和创造性精神的人,才有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机.本文拟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敏捷性、探究性、独创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谈点体会.
本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了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的适应与发展.上海高一化学新教材的实施给中学化学教师提供了研究和发展的空间.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懂得科学、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亲身体验、参与教学、尝试成功,化学教师面临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必须扮演几种新的角色,以顺应当前的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为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本文从面对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征出发,谈了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探讨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内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然后,从科学本质、化学实验探究的角度出发,通过三个应用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案例的分析后提出:突出科学的本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化学学科内研究性学习的共
本文阐述了探究学习的内涵及其特点,介绍了在现行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的基本策略,对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并非一如欧美传媒所指,对传媒从未放松。在WTO来临之前,国际资本可有限度进入中国,不过,基于政治经济考虑下,中国孕育自己的传媒是大前提。本文旨在透过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包括电视、广播及电影),分析中国媒介政策的变化,以说明中国传播空间的存在、意义及其未来发展。
自1994年上海电广总局下属的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上市至今,十年来中国大陆文化产业发展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随着WTO进程加快与政策层面的不断放宽,中国文化产业类上市公司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资本市场中的开拓力也逐渐增强。可以说每一家传媒公司的上市都会在当时引起轰动,因为它们都代表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文化产业类公司解析了中国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
本文着眼于东方卫视初期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其公司化运作所呈现的特色和问题,及其公司化的实质。20世纪80年代起,上海电视曾因为海派时尚的风格与层出不穷的节目创意,以及之后一个城市三个呼号(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上海卫视)的特例而成为国内传媒改革的先锋。然而近几年的大手笔改革大多专注在媒体结构,节目内容在全国的推进却无太大助益,卫视的收视情况和广告收入不甚理想,以致上海电视在全国市场中逐渐失去了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