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例血管球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来源 :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2017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j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血管球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6年7月,在院就诊且经病理学确诊的61例血管球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其中女44例,男17例.多发血管球瘤2例;其余为单发,其中手指末端41例(其中甲下27例),足趾2例,四肢、掌跖6例,其他部位10例.因手指血管球瘤住院患者共31例,均为单发,就诊年龄14岁-60岁(平均36.6岁),病程1月-30年(平均6.9年),表现为局部疼痛、触痛、冷敏感、甲下紫红斑或指甲变形,小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外伤史.彩超及MRI发现病灶敏感性明显高于X片.病理学上,甲下血管球瘤大多表现为经典型,少数为黏液样型和球血管瘤型,1例为口腔恶性血管球瘤.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多表现Actin(+),CD31(-),CD34(-),可与毛细血管瘤鉴别. 结论:血管球瘤好发于手指甲下,局部疼痛、触痛及冷敏感,彩超及MR敏感度高,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医学人名志》《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针灸荟苹·现存针灸医籍》等为依据
本文对古今活血化瘀法治疗痹症的病因病机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就古代中医学对痹证病因的认识、现代医学对痹证病因的认识、对痹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则治法进行探讨.认为痹症
研究目的:以历代医家治疗失眠的方剂为基础,采用频次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为手段,探求合理辨证论治失眠的方药,为个体化辨证论治失眠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改善了许多疾病的预后,拯救了数以亿计的生命,许多炎症免疫性皮肤病得到控制甚至治愈。但该药生物学作用广泛,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何正确应用糖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两个主要临床特征:多种自身抗体多系统、多器官受累.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多系统损害,免疫学检查,除外类似的疾病.在一部分SLE
《医案偶存》是清代江西南丰医家李铎从医多年的医案精选,全书十二卷,共整理病案240余例,其中从脾胃论治有56例.李氏特别重视脾胃功能,在病案中均会记录脾胃方面症状,在用药
文中概述了血管球瘤的流行病学资料,从指甲、皮肤血管结构,血管球的生理功能,血管球瘤好发于指端的原因,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血管球瘤的病理学特点,临床和病理的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
为探讨十九畏中人参-五灵脂同方配伍应用特点以及古今配伍特点的差异,本文整理1949-2016年现代文献中人参-五灵脂同方配伍方,并与历代人参-五灵脂同方方剂对照.从方荆文献的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最初由Brunsting等1930年首次报道,因当时认为是链球菌感染引起而命名,后一直沿用至今.该病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以为特发性,但约
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5-羟色胺代谢限速酶)在色素性紫癜性皮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的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患者36例及其40例正常人,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