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受压破坏的数值试验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材料,以其承载力高;良好的塑性、抗震性、耐火性以及易于施工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其受力是由钢管和混凝土联合作用,使其受力破坏分析十分复杂,其压缩试验的破坏分析,特别是其偏心受压试验在实验室中往往很难实现。本文利用RFPA软件对真实的钢管混凝土的压缩试验进行再现仿真,通过对比实验得到钢管混凝土压缩载荷-位移曲线和仿真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得出该结构进行数值试验的各项参数,然后将该参数用到钢管混凝土的偏心压缩试验仿真中,从而对钢管混凝土的偏心压缩工况进行数值试验,得到该结构在不同偏心受压工况下的承载能力和其相应的结构破坏形式。利用该数值试验方法,可以得出钢管混凝土柱在复杂工况下的内部损伤情况和结构的承载直至破坏的全过程的应力分布图,同时论文对偏心率的影响、裂纹扩展、钢管和混凝土的破坏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
其他文献
数值模拟是预测和理解钻地弹侵彻地下目标弹靶响应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利用LS-DYNA软件,对钻地弹在侵彻由压实土、块石、沙和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典型复杂介质靶过程中的整体加速度响应问题建立了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对由块石和粘土组成的块石层采用单元随机方法近似模拟。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速度和两种靶体条件下的总体响应特性(共三种工况),分析了加速度响应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加速度响应可以为进一步地详细分析弹内
在本文中,为揭示超高强度钢18Ni250的塑性流动性,并研究其塑性流动本构关系,利用CSS4410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改进的Hopkinson拉压杆技术,对18Ni250钢在温度从100K到600K,应变率从0.001/s到2000/s的塑性流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塑性流动应力对应变率敏感性低,而对温度较为敏感;随应变率的提高,该材料拉伸失效应变减小,同时在高应变率下,温度对失效应变亦
爆炸荷载是岩体工程开挖、防护工程设计中的重要荷载,爆炸荷载作用下地下结构破坏形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地下结构逐渐向大跨度方向发展,对于深埋大跨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还很少,爆炸等动载作用下,大跨度地下结构的力学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应用ANSYS/LS-DYNA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程序,采用流固耦合算法和透射边界,对不同跨度地下拱形结构在不同垂直起爆距离时进行封闭式爆炸数值模拟,并对不同跨度结构
Both stereo-microscope systems and moderate magnification camera systems are used to make accurat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deformation to obtain surface strain measurements on mouse carotid arte
磁流变材料是由软磁颗粒和非磁性基体(包括液态的硅油及固态的聚合物等)复合而成,在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材料的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可以迅速地对外加磁场产生响应从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响应迅速、可逆性好,可以实现材料力学性能的连续变化。基于这种特殊的磁流变效应,磁流变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振动控制、医学、建筑、海洋工程和防灾减灾领域获得了多种应用,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对该材料需求的迅速增长,高性能磁流变
利用软基底与硬质薄膜间形成的软界面能使该系统能够经得起远大于薄膜本身韧性的拉伸,卷曲和折叠,从而实现柔性电子的概念。软界面的强度的有效控制能够调控系统的性能,同时使硬质薄膜元件能够具有可反复组装和拆卸的特点。
单驱动仿生机器鱼是基于变截面悬臂梁受迫振动振型原理,模拟鱼体的体干线变形方程,通过直流减速电机及齿轮组换向后驱动机器鱼往复运动;单驱动仿生机器鱼在内部机械动力学与外部水动力学的共同作用下,可实现巡游、转弯、"加速-滑行"的运动方式及变速运动。
微裂纹是固体材料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微观缺陷,它在固体的强度、断裂以及其他结构敏感性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单晶硅裂纹扩展过程及裂纹尖端变形场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脆性材料的失效。本文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观察与几何相位分析(GPA)相结合,对单轴拉伸条件下单晶硅裂纹扩展过程及裂纹尖端亚微米尺度变形场进行了研究。通过全息曝光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在单晶硅片表面制作了亚微米级硅柱阵列,在拉伸过程中
目的:从实验方法学的角度,应用一维冯模型研究不同的长宽比对兔子腹部皮肤条状试样单轴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腹部皮肤为研究对象,在其从头到脚和与之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获取长宽比从2∶1~6∶1之间5个整数比的条状试样多条,进行单轴拉伸测试至试样破坏,将实验数据经过变换处理得到Lagrange应力-Cauchy应变曲线,利用一维冯模型对生理区其进行拟合,从而得到相应的材料参数。结果:
复合材料内部大量缺陷的积聚将造成材料破坏失效,对复合材料缺陷的检测与全面了解是评价材料寿命及可靠性的重要基础,如何实现对材料多种缺陷的同步检测在当前仍具有挑战。文章分别通过采用施加超声波和热冲击两种激励方式,将高温DIC、超声红外热波成像或剪切散斑干涉测量技术与系统有机结合,设计光路采用超声红外热波成像或剪切散斑干涉检测复合材料内部的脱粘裂纹类缺陷,用面内灵敏度高的二维DIC方法检测复合材料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