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黑点病防治适期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u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索了黑点病的防治适期和防治农药。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花期、幼果期间隔15d连续喷5次大生、必得利等保护性杀菌剂即能控制柑橘黑点病为害。
其他文献
本文将SCMV和PenMV的主要基因(如P1,HC-Pro,CI)的部分保守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AMBIA3301,通过土壤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以玉米自交系综3和郑58的幼胚和成熟胚的茎尖为转化受体,分别转化玉米,经过抗性筛选诱导愈伤、分化和生根成苗,获得具有抗除草剂抗性的阳性植株。利用RT-PCR和叶片涂抹除草剂草丁磷法检测移栽到温室的玉米植株,结果表明52株To代转基因玉米植株含有相关病
本文介绍了实验室从番茄中克隆的WRKY具有1个WRKY结构域。初步工作证实,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可诱导该基因的表达。
本文综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与为害、生理分化及其分布。同时,对中国优质抗源灰皮支黑豆(ZDD2315)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机制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对进一步研究大豆胞囊线虫病害及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对基因抗性是植物抗病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番茄与叶霉菌互作系统是研究基因对基因抗性的模式系统,携带Cf-4/Avr4或Cf-9/Avr9基因对的番茄苗产生HR.以Cf/Avr番茄为材料研究发现,95%的高湿延迟和减弱Cf-4/Avr4或Cf-9/Avr9介导的HR产生。与Cf-4/Avr4介导产生的HR相比,Cf-9/Avr9介导产生的HR对高湿更敏感。此外,高温与高湿协同抑制HR,导致HP完
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已经鉴定出的21个晚疫病抗病基因,以及在马铃薯染色体基因组上的定位,其中4个被分离出来,这包括来自于Solalum demissum的R1和R3a,以及来自于Solalum bulbocastanum中的RB/Rpi-blbl 和Rpi-blb2基因。介绍了抗病基因超家族的现状。分析了抗病基因的抗性机制及应用。提出生产中晚疫病抗病基因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为了解各育种单位新近选育的玉米品种(系)对生产上主要病害的抗性水平,本文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对153个玉米区试品种大斑病、小斑病、弯抱霉叶斑病、瘤黑粉病、茎基腐病和矮花叶病的抗性进行了系统鉴定,并对其抗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郑州参试品种对玉米大斑病抗性表现最好,其次是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表现较好,而参试品种对玉米瘤黑粉病抗性表现相对较差,78.87%的品种表现感,对玉米小斑病和茎基腐病中度抗病
本文利用农杆菌LB4404介导的马铃薯转化方法,将拟南芥Ropl基因的野生型、激活型和非激活型转入马铃薯不同品种中以获得转基因植株。研究转基因植株接种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后,细胞内活性氧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水平变化,防御酶系(CAT,POD,PAL和SOD)活性的变化以及防御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上的变化和可溶性蛋白谱的变化,从而确立ROP GTPase在马铃薯防卫体系
苹果再植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主要苹果产区,是影响苹果品种更新换代的主要问题,严重威胁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苹果再植病害的发生及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苹果再植病害产生的机理和主要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苹果再植病害研究的方向。
本文在云南葡萄主要产地弥勒县和石林县进行避雨栽培试验,系统比较了避雨栽培、避雨栽培结合化学防治和化学防治3种方式对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生产领域的信息管理系统逐渐成为农技推广部门与生产者之间重要的沟通模式。本文应用Visual Basic 6.0作为前台开发工具,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SQL查询访问功能,通过数据库编程初步构建了西北干旱区设施园艺病害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界面简明,具有查询、添加和删除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管理病害信息,对于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