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腰肌劳损8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1例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41例用单纯推拿治疗治疗,疗程20天.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显效率治疗组82.9%、对照组5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小针刀的切割、剥离,对有粘连或瘢痕形成的肌腱或韧带有明显松解作用,特别是粘连严重、病变部位深、手法治疗无法将其分离时,小针刀治疗疗效尤为明显。另外,小针刀松解术产生的机械力还可刺激局部末梢神经,使小血管扩张、血液及淋巴循环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和免疫能力提高。从而有效缓解局部肌肉紧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有研究认为,小针刀切开腰肌筋膜,直接地解除了腰能部筋膜室的高压力,缓解疼痛。而对。横突的松解也解除了粘连其上的附着,改善腰部的疼痛和活动能力。笔者认为小针刀治疗腰肌劳损具有操作简便、止痛快速、彻底等优点,为治疗腰肌劳损有效方法之一,故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倒悬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经倒悬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总结临床疗效.结果:治愈44例,显效7例,有效1例,治愈率84.6%,有效率为100%.结论:倒悬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目的:观察评价倒悬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倒悬组)和对照组(常规推拿),分别进行治疗,疗程为四周,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1有效率为87.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评价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倒悬组)和对照组(常规推拿),分别进行治疗,疗程为四周,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1有效率为87.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文通过对筋与肝关系的初步阐述,讨论了在推拿临床中,针对颈椎病等软伤或骨伤疾病时,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与"肝主筋"理论结合,能够取得相对较为有效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更具实效性的治疗思路.
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曲复位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颈椎,以调颈曲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系统观察偏头痛76例,并进行随访.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6.53%,其中以复位效果和症状体征为疗效标准的治愈率74.38%,临床治愈率91.74%.平均30个月随访优良率88.16%.结论:导致偏头痛的主要原因是腰椎力学改变,继而颈椎力学改变.通过整脊调曲恢复腰椎及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达到改善
目的:研究拔伸松动手法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电镜下软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日本大白兔,按Videman T的造模方法制作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成拔伸松动手法组(A组)、注射透明质酸钠组(D组)、模型组(C组)及空白组(B组),观察治疗后兔膝骨性关节炎电镜下软骨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透视电镜下:A组:软骨细胞大部分正常,细胞呈椭圆形或梭形,胞核完整,线粒体散在分布胞浆内;B组:细胞形态正常,
目的:观察以推拿为主治疗因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采用松解手法和卧位手法牵引、卧位定点脊柱微调的推拿治疗.结果:30例患者,治愈率96.7%.结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且安全无痛.
通过对小儿推拿疗法对早产儿早期干预的文献研究及临床临床举隅,说明小儿推拿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儿推拿纯属绿色物理疗法,操作简单,不需辅助工具,对身体无副作用。易于被广大患儿及家长所接受,易于推广、疗效显著。小儿推拿可以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广泛应用与临床,真正造福于百姓。
介绍了在温州市中医(一指禅)推拿临床基地跟随一指禅推拿流派第四代传人钱裕麟学习6个月的学习体会和经验总结.
目的:比较手法针刀组与针刀组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手法针刀组、针刀组各40例,在中药熏蒸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手法正脊加针刀松解治疗和单纯针刀松解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ODI评分变化,评定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一年后复发情况.结果:手法针刀组在治疗前后VAS、ODI评分变化方面明显优于针刀组,手法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