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发酵对大菱鲆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来源 :第十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x200901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微生物存在于宿主肠道特定位置,在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影响着宿主的生理、免疫、营养,是动物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和现代分子研究方法相结合,以豆粕、发酵豆粕、鱼粉三种不同蛋白源为原料配制海盐液体培养基,接种大菱鲆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内容物,并分别在25℃、有氧和25℃、厌氧条件下培养,通过PCR-DGGE指纹图谱及相似性分析,发现豆粕、发酵豆粕、鱼粉影响大菱鲆肠道不同解剖部位菌群结构,其中,不同蛋白源对幽门盲囊和前肠影响较大.通过IllumianaMiseq测定大菱鲆幽门盲囊和前肠不同蛋白源发酵产物的菌群多样性,发现厌氧培养和好氧培养菌群结构差异非常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有氧条件下,鱼粉培养基中的Vibrio含量明显高于豆粕培养基和发酵豆粕培养基(P<0.05),Aliivibrio低于豆粕培养基和发酵豆粕培养基(P<0.05),而在发酵豆粕中,Cetobacterium明显高于另两种培养基(P<0.05).在豆粕培养基中,Shewanella含量低,而Marinomonas和Photobacterium高于另两种培养基(P<0.05).厌氧条件下,鱼粉发酵中,Vibrio低于豆粕培养基和发酵豆粕培养基,Photobacterium和Aliivibrio高于豆粕培养基和发酵豆粕培养基(P<0.05);豆粕发酵中,Cetobacterium含量低于另两种(P<0.05);发酵豆粕培养基中,Aeromonas含量明显低于另两种培养基(P<0.05).这些都说明,豆粕替代鱼粉作为大菱鲆饲料蛋白源,会影响鱼体肠道菌群结构,导致特定菌群的增加或降低,从而影响大菱鲆的生长.
其他文献
为探究胆汁酸对草鱼脂肪/蛋白质代谢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配制了对照组(35%蛋白,5%脂肪)、高脂组(35%蛋白,7%脂肪)和胆汁酸组(35%蛋白,7%脂肪,60mg胆汁酸/kg饲料)三组等氮日粮,分别饲喂96尾草鱼(69.86±6.24 g)8周.结果显示:高脂日粮中添加胆汁酸显著提高了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利用率,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降低了腹腔脂肪指数,提高了胆囊指数(P<0.
本试验研究了亚麻酸(LNA)对尼罗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炎症反应的影响.以酪蛋白为蛋白质源,不同脂肪酸乙酯为脂肪源配制7种不同LNA水平的等氮等脂半纯化饲料.试验饲料LNA实际含量分别为0.00%、0.10%、0.32%、0.63%、0.98%、1.56%和2.04%,其中不添加LNA的为对照组.所有饲料含有相似含量的亚油酸和油酸.驯养2周后,选取体重2.10 g的健康幼鱼840尾,随机分为7组,
采用维生素E(VE)有效含量分别为13、52、79、168和326 mg/kg五种等氮等能(CP42%,GE 18MJ/kg)试验饲料,饲养杂交乌鳢(Channa argus×Channa maculata,初均重20.5±1.08g)56天,研究饲料中VE水平对乌鳢生长、脂肪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高油脂原料因其在饲料中易添加和抗氧化等优点,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花椒籽(CPAS)是花椒的一种副产品,含27-31%油脂,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设计了四组等氮等脂饲料,添加不同水平的CPAS(0.0%,2.5%,5.0%,7.5%),每日三次饱食饲喂252尾建鲤(44.38±3.05 g)60天,检测了其对试验鱼生长,体成分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为了研究草鱼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凋亡特性,本研究克隆了草鱼凋亡关键基因Caspase-3a,Caspase-3b,Caspase-8,Caspase-9和凋亡诱导因子(AIF);进行草鱼脂肪细胞体外培养,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脂肪细胞分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凋亡率;酶活试剂盒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变化;qRT-PCR方
本试验旨在探讨谷氨酰胺对黄颡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70±0.0)g的黄颡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3%、0.6%、0.9%、1.5%和3.0%的谷氨酰胺.试验期为56 d.
本实验旨在研究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黄颡鱼幼鱼血液指标、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49±0.04)g的黄颡鱼幼鱼240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饲喂不添加谷氨酰胺的基础饲料,实验组分别饲喂添加不同水平的谷氨酰胺的基础饲料,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的浓度分别为0.1%、0.2%、0.4%,试验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添加谷氨酰胺可以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精氨酸(Arg)对黄颡鱼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13±0.02)g的健康黄颡鱼幼鱼7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投喂添加不同水平精氨酸盐酸盐(精氨酸水平为2.44、2.64、2.81、3.01、3.23%)的5种等氮等脂(42%蛋白和9%脂肪)饲料.饲养期为56 d.结果显示,精氨酸对黄颡鱼血清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
以初始体重为8.93±0.21g的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植物油(亚麻籽油:豆油=1:1)分别替代0%(FO,对照组)、50%(FV)和100%(VO)的鱼油配制成3种等氮(粗蛋白含量41%)等脂(粗脂肪含量12%)的实验饲料.通过10周摄食实验探究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以50%和100%植物油替代鱼油显著降低了大黄鱼幼鱼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力和补体
旨在研究不同程度氧化鱼油对草鱼幼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性能和主要抗氧化酶活、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挑选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质量为(30±2.68)g的草鱼幼鱼204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17尾鱼.以新鲜鱼油(过氧化值POV:9.07 meqO2/Kg)和三种氧化鱼油(POV:49.72、144.64、345.45 meqO2/Kg)为脂肪源制